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夜雨不睡·其二》
《夜雨不睡·其二》全文
宋 / 郑清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少日无欢老易愁,莺花过眼一春休。

清虚未解穷聃释,情思谁能更孔周。

白醉暂烦檐送暖,苍颜惟恐镜包羞。

争知一点天然物,不共浮生作去留。

(0)
翻译
年轻时无忧无虑,年老后却容易忧虑,春光中的莺花转瞬即逝。
尽管追求清静空灵,但贫穷和释然的道理我仍未完全理解,情感思绪难以像孔子那样深沉周全。
偶尔借酒浇愁,屋檐下的温暖暂时驱散了白发带来的忧郁,只是怕镜子映出衰老的容颜让我羞愧。
又有谁知道,这大自然的一点点恩赐,不会随人生的浮沉而决定去留。
注释
无欢:无忧无虑。
易愁:容易忧虑。
聃释:指道家思想,老子(聃)和释迦牟尼(释)。
孔周:指孔子的深思熟虑。
檐送暖:屋檐下的温暖。
镜包羞:镜子映出衰老的容颜让人羞愧。
天然物:大自然的恩赐。
浮生:人生的浮沉,指世事的变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清之的《夜雨不睡(其二)》,虽然题目中没有给出诗句内容,但从标题“夜雨不睡”可以推测,这是一首描绘夜晚雨声扰人无法入眠的诗。诗人以个人心境为线索,通过“少日无欢老易愁”表达年轻时的失意和年老后的忧虑,感叹时光易逝,春光不再。“莺花过眼一春休”形象地写出春天美景转瞬即逝的感受。

接下来,诗人借道家老子和儒家孔子的哲学思想,试图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超脱,“清虚未解穷聃释,情思谁能更孔周”,表明他对道家的清净无为和儒家的情感伦理仍有所困惑,难以完全放下。

“白醉暂烦檐送暖,苍颜惟恐镜包羞”两句,诗人借酒浇愁,又担心岁月催人老,镜子中的容颜让他感到羞愧。这两句流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自己外貌变化的敏感。

最后,诗人以“争知一点天然物,不共浮生作去留”作结,表达了对自然永恒与人生短暂的对比思考,暗示即使面对生活的起伏,他也希望能保持一份天然的本真,不随世俗浮沉,体现出一种超脱的人生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衰老和人生意义的深刻反思。

作者介绍
郑清之

郑清之
朝代:宋   字:德源   籍贯: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   生辰:1176—1251

郑清之(1176—1251)南宋大臣。初名燮,字德源、文叔,别号安晚,庆元道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嘉泰二年进士及第。历官光禄大夫,左、右丞相,太傅,卫国公(齐国公)等。淳祐末年,元兵大举侵宋,郑清之进十龟元吉箴劝帝励精图治,未能实施,而后退仕隐居,諡忠定,著有《安晚集》六十卷。
猜你喜欢

景白弟

故山撇却忽经年,鸡肋浮名也澹然。

客梦不离江尾月,樵歌何处晚村烟。

惜阴勿负三馀力,应世还须万选钱。

飞鸟望林思息羽,凭谁长翮又蹁跹。

(0)

又步先辈霍先生韵

不定浮踪几浪游,云山随处望中收。

远舒眉黛烟岚抹,近泻松涛紫翠流。

万景总然非实著,一心聊以比虚舟。

长途无计销炎酷,惟有林泉下亦秋。

(0)

同刘亲家何凝生诸子登飞来绝顶·其一

霁日晴云挂暮篷,飞来高插隐琳宫。

谁将物外烟霞趣,点缀天然造化工。

仿见彩虹淩碧汉,随闻清籁起芳丛。

重游此日欣携侣,豁尽烦襟胜概雄。

(0)

夜过华严堂示戒义从修二禅者

新月本可人,况是春雨后。

迅雷豁蒙心,清辉林间透。

钟罢人寂然,恰可经行候。

徐步过东廊,者谁领趣否。

二妙喜相迎,此喜良非苟。

聚首古道场,论心脱尘垢。

既作狮子儿,便应大哮吼。

(0)

拱北桥

萧萧竹径接平桥,万石曾歌五裤遥。

自是天南灵气盛,衣冠今满紫宸朝。

(0)

观音岩

蓬壶碧落岭云东,灵鹫飞来面面同。

莫道穿山无佛法,分明鞭石有奇功。

因寻狮子香台远,拾得莲花玉洞中。

不是慈航开宝筏,阴厓那许一灯通。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李俊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