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槛等飞樯,闲追晚际凉。
青林上雨色,白鸟破溪光。
目以高须极,心因静更伤。
唯公旧相许,早晚侍长杨。
危槛等飞樯,闲追晚际凉。
青林上雨色,白鸟破溪光。
目以高须极,心因静更伤。
唯公旧相许,早晚侍长杨。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逸山林的意境。"危槛等飞樯,闲追晚际凉"中的“危槛”指的是高处的栏杆,“飞樯”则是远处的船帆,这两者在诗人眼中都变得与日落的余晖相联系,营造出一种悠闲、宁静的氛围。接着“青林上雨色,白鸟破溪光”则具体描绘了山林中的景象,雨后的青林和偶尔飞过的白鸟,都映衬出了诗人所在之处的清幽与安详。
"目以高须极,心因静更伤"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的心灵因为环境的宁静而变得更加敏感,尽管外界是那么平和,但他的内心却无法完全放松,而是感到了一种淡淡的哀愁。这种感觉可能源于对远方亲友的思念或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最后“唯公旧相许,早晚侍长杨”则透露出诗人对于某位朋友(郑员外)的思念和承诺。在这宁静的环境中,他回忆起与朋友之间的约定,无论早晚都愿意侍奉在朋友身边,这也许是因为他感到自己与世俗的隔离,更加珍惜那些真正理解他的人。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一种超然物外、怀念旧友的情怀。
古称孝子必爱日,一日之养不以三公换。
岂谓温清及定省,裘葛轻细进修暖。
用力用劳俱有穷,小孝中孝宁知古人爱日之深衷。
立身行道为大矣,此岂悠悠能致功。
君家双寿表东海,积庆生儿似元凯。
五载留君白玉堂,夙夜有怀咏南陔。
君不见言公渡江造孔庭,学道弦歌教武城。
吴中贤豪先后虽相望,到今只数文学名。
况君承明擅著作,百僚师师焉不学。
养志曾参善守身,奚在斑衣始为乐。
吾亲双白亦远离,与君不遑同一思。
长歌祝君且自祝,俱享眉寿无穷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