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东方出,关山正在西。
愁闻蟾兔满,偏是照回溪。
玉露含光重,金风带影低。
讵令秋气爽,翻使戍心迷。
明月东方出,关山正在西。
愁闻蟾兔满,偏是照回溪。
玉露含光重,金风带影低。
讵令秋气爽,翻使戍心迷。
这首《关山月》由明代诗人沈鍊所作,描绘了月夜下边关景象的壮丽与戍守士兵内心的复杂情感。
首句“明月东方出”,以“明月”作为开篇,暗示了时间的更迭与自然界的循环,同时也为整首诗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深远的氛围。“关山正在西”,则点明了地点,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了边疆之地,预示着接下来将展现的不仅仅是自然景观,更是边防战士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
“愁闻蟾兔满,偏是照回溪。”这两句通过“蟾兔”这一意象,不仅形象地描绘了月圆之夜的景象,也暗含了对战争与离别的哀愁。月光洒在回溪之上,既照亮了自然景色,也映射出戍边将士内心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玉露含光重,金风带影低。”这里运用了“玉露”和“金风”这两个富有诗意的词汇,分别代表了露水和秋风,它们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替。同时,“含光重”和“带影低”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深邃,同时也暗示了戍边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讵令秋气爽,翻使戍心迷。”最后两句表达了对边关生活的真实感受。尽管秋天带来了清爽的气息,但对于戍边的士兵而言,却可能因为远离家乡、思念亲人而感到更加迷茫和困惑。这种情感的复杂性,使得整首诗不仅仅是一幅边关月夜的风景画,更是一曲对戍边将士生活境遇的深情咏叹。
综上所述,《关山月》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展现了边关月夜的壮丽景色以及戍边将士内心的复杂情感,是一首具有深刻人文关怀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