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尉光福相连延,白银界里青峰攒。
虎山溪亦得名虎,石桥彷佛三啸传。
水光山色淡容与,云帆月舫常留连。
欲寄清吟摅逸兴,飞据高峰塔影边。
邓尉光福相连延,白银界里青峰攒。
虎山溪亦得名虎,石桥彷佛三啸传。
水光山色淡容与,云帆月舫常留连。
欲寄清吟摅逸兴,飞据高峰塔影边。
这首诗描绘了光福山桥的壮丽景色,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山水画卷。首句“邓尉光福相连延,白银界里青峰攒”开篇即展现出光福山的连绵不绝,银白色的山脉中簇拥着青翠的山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壮观的自然景象。接着,“虎山溪亦得名虎,石桥彷佛三啸传”进一步点明了地点特色,虎山溪因传说中的虎而得名,石桥则仿佛能听到三声虎啸,增添了神秘色彩。
“水光山色淡容与,云帆月舫常留连”两句,诗人将视线转向水面,描绘了水光山色相映成趣的和谐画面,云帆月舫在水面悠然自得地游弋,更添了几分悠闲与宁静。最后,“欲寄清吟摅逸兴,飞据高峰塔影边”表达了诗人想要通过诗歌抒发心中逸兴的情怀,想象自己站在高塔之巅,俯瞰山河,感受自然之美,寄情于山水之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光福山桥及其周边环境的生动描绘,展现了清幽、壮美而又富有诗意的自然风光,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热爱和向往之情。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