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漏催残欲曙天,儒官辞阙向西川。
过家白发怜亲老,分教青衿得士贤。
舟出九江春见雁,道经三峡晓闻鹃。
吾乡自昔多才俊,师席声华到日边。
宫漏催残欲曙天,儒官辞阙向西川。
过家白发怜亲老,分教青衿得士贤。
舟出九江春见雁,道经三峡晓闻鹃。
吾乡自昔多才俊,师席声华到日边。
此诗《送刘信之分教云阳》由明代诗人萧显所作,描绘了送别友人赴任的情景,以及对友人才华的赞誉和对故乡才俊辈出的感慨。
首联“宫漏催残欲曙天,儒官辞阙向西川”,以宫廷钟漏声声催促,天色渐明,儒官辞别朝廷,前往遥远的西川,营造出送别的氛围,同时暗含着对友人即将踏上新旅程的期待与祝福。
颔联“过家白发怜亲老,分教青衿得士贤”,写友人经过家乡时,看到年迈的双亲,心中充满对父母的怜悯之情;而他作为教育官员,能够教导年轻学子,培养贤才,体现了其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对教育事业的热忱。
颈联“舟出九江春见雁,道经三峡晓闻鹃”,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友人旅途中的景色,春日里江面上雁群南飞,清晨时分三峡中杜鹃啼鸣,既增添了诗的意境美,也寓意着友人旅途虽有艰辛,但也有美好的风景相伴。
尾联“吾乡自昔多才俊,师席声华到日边”,表达了对故乡人才辈出的自豪感,同时也赞美了友人在教育领域的影响和声誉,仿佛他的声名已经传遍四方,如同日边的光辉,照亮了教育的天空。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又蕴含着对教育事业的崇高敬意,以及对故乡人才的骄傲之情,是一首富有深意的送别佳作。
三高之风天与高,三高之灵或可招。
小山以后无此作,具区笠泽空寥寥。
几从垂虹荡双桨,寓目沧浪独怊怅。
笔端不倒三峡流,欲遽招之恐长往。
前身陶朱今董狐,襟抱磊落吞江湖。
瑰词三章妙天下,大书深刻江之隅。
我来诵诗凛生气,若有人兮在江水。
扁舟独钓脍鲈鱼,茶灶笔床归甫里。
先生固是丘壑人,只今方迫功与名。
谢公捉鼻恐未免,便看林薮生风云。
他年事业满彝鼎,乞身归来坐佳境。
不嫌俗士三斗尘,容我渔蓑理烟艇。
江头潮生江月小,暝烟绿暗垂杨道。
有客扁舟送史君,道傍不怕揶揄笑。
向来一别三换岁,正喜情亲得倾倒。
吏民引颈望旌麾,空有离愁满怀抱。
史君读残万卷书,古事今事俱了了。
便应珥笔侍天陛,不然代言登凤沼。
瀛堧山水久寂寥,为屈朱轓来坐啸。
帢帻峰高旧题咏,赤城所在经行饱。
永嘉名郡太守尊,灵运后来诗绝少。
天作雁荡地为藏,蜡屐穿山未曾到。
改辕却向个中去,更得江山助诗好。
斋铃静处定得句,不待池塘梦春草。
去年海水上平地,大风驾浪从天杪。
苍生濈濈生鱼头,聚落随波迹如扫。
今年二麦连野秀,田家扶犁事粳稻。
史君忧国眉不开,叱驭径行仍及早。
哀哉千里方更生,县官租钱须户晓。
纵民自恐上不足,诛取仍怜下无告。
邦储邦本孰轻重,肯使疲民困征扰。
君不见岩岩千古阳道州,政拙催科自书考。
《送王正言守永嘉》【宋·楼钥】江头潮生江月小,暝烟绿暗垂杨道。有客扁舟送史君,道傍不怕揶揄笑。向来一别三换岁,正喜情亲得倾倒。吏民引颈望旌麾,空有离愁满怀抱。史君读残万卷书,古事今事俱了了。便应珥笔侍天陛,不然代言登凤沼。瀛堧山水久寂寥,为屈朱轓来坐啸。帢帻峰高旧题咏,赤城所在经行饱。永嘉名郡太守尊,灵运后来诗绝少。天作雁荡地为藏,蜡屐穿山未曾到。改辕却向个中去,更得江山助诗好。斋铃静处定得句,不待池塘梦春草。去年海水上平地,大风驾浪从天杪。苍生濈濈生鱼头,聚落随波迹如扫。今年二麦连野秀,田家扶犁事粳稻。史君忧国眉不开,叱驭径行仍及早。哀哉千里方更生,县官租钱须户晓。纵民自恐上不足,诛取仍怜下无告。邦储邦本孰轻重,肯使疲民困征扰。君不见岩岩千古阳道州,政拙催科自书考。
https://shici.929r.com/shici/dpdt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