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文章喧宇宙,粲如日星垂不朽。
六一老人犹避路,作者纷纷皆束手。
俊逸精神追李杜,华妙雄豪配韩柳。
晚年流落海南村,黎唱蛮讴随蜑叟。
先生已去五十年,遗墨残篇尚多有。
丰城宝剑埋狱中,光焰犹能射牛斗。
败垣坏壁秘蜗涎,夭矫龙蛇已惊走。
独馀黎氏旧园亭,乔木森森免薪槱。
半是东坡亲手植,老干樛枝互缠纠。
杖藜乘兴访遗像,遐想英风伫立久。
曾吹葱叶送迎翁,当日儿童今白首。
莫嗟寂寂路荒芜,亦有幽人时载酒。
东坡文章喧宇宙,粲如日星垂不朽。
六一老人犹避路,作者纷纷皆束手。
俊逸精神追李杜,华妙雄豪配韩柳。
晚年流落海南村,黎唱蛮讴随蜑叟。
先生已去五十年,遗墨残篇尚多有。
丰城宝剑埋狱中,光焰犹能射牛斗。
败垣坏壁秘蜗涎,夭矫龙蛇已惊走。
独馀黎氏旧园亭,乔木森森免薪槱。
半是东坡亲手植,老干樛枝互缠纠。
杖藜乘兴访遗像,遐想英风伫立久。
曾吹葱叶送迎翁,当日儿童今白首。
莫嗟寂寂路荒芜,亦有幽人时载酒。
这首诗《载酒堂》由宋代诗人李光所作,是对苏轼(东坡)的赞美与缅怀。诗中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苏轼的文章影响深远,如同日月星辰般永恒不朽。同时,也提到了苏轼晚年流落海南的经历,以及他留下的文化遗产对后世的影响。
诗中提到“六一老人”是指欧阳修,苏轼曾戏称自己为“六一居士”,以示对欧阳修的敬仰。苏轼的文风被比作李白和杜甫的俊逸与雄浑,与韩愈、柳宗元并驾齐驱。诗中还描述了苏轼去世后的景象,其遗墨和手植树木依然存在,成为后人追思的遗迹。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苏轼的怀念之情,即使道路荒芜,仍有隐士时常携酒前来凭吊。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对苏轼文学成就的崇敬,也体现了后人对先贤的深深怀念与传承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