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气湿书签,琴风入画帘。
绿阴连地黑,朱果落枝甜。
客去从鹦语,人归问鹊占。
村居近城郭,幽兴得相兼。
花气湿书签,琴风入画帘。
绿阴连地黑,朱果落枝甜。
客去从鹦语,人归问鹊占。
村居近城郭,幽兴得相兼。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牧歌的美丽景象,通过鲜活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与村居生活的深切情感。
"花气湿书签,琴风入画帘" 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将花香浸润书签、琴声飘进绘帘,传达了一种幽雅清新的生活氛围。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的文化修养与艺术享受。
接下来的"绿阴连地黑,朱果落枝甜"则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夏景象。绿意盎然的树荫覆盖着大地,而果实成熟后的红色与甜蜜,共同构建了一个丰饶和谐的自然图景。
"客去从鹦语,人归问鹊占" 这两句则转向了人际交往。诗人通过鹦鹉的语言和人们询问麻雀的行为,展现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以及对家人的关心。这里蕴含着一种深厚的人文情感。
最后,“村居近城郭,幽兴得相兼”则总结全诗,表达了诗人对于既有城市便利又能享受乡村宁静生活的喜悦之情。这也正是“幽兴”的主题所在,即在自然与文化之间找到一种平衡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文化艺术享受的追求。同时,它也表现出了诗人对于亲情、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生活平衡与和谐的追求。
昔者老可守陵州,守居北山吾故丘。
太守时来看山雨,每画纸背成沧洲。
老蒲松烟色过重,挥霍阴崖交剑矛。
百年离乱亡故物,敝箧江南谁复收。
新图筼筜枝叶脩,使我不乐思昔侯。
碧鸡祠前杜鹃叫,玉女井上丛篁幽。
棠梨树高青子落,碧花翠蔓萦牵牛。
扬雄无家不归老,蟏蛸蟋蟀寒相求。
丹丘先生东海客,何以见我空山秋。
萧条破墨作清润,残质刊落精英留。
陂陁重复分细草,山石萦纡生乱流。
眉山学官莫厌冷,言归故乡非远游。
石田茅屋傥可得,万里欲上东吴舟。
百花潭深濯新锦,持报以比珊瑚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