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鸟生江浦,霜华作羽翰。
君臣将比洁,朝野共相欢。
月影林梢下,冰光水际残。
翻飞时共乐,饮啄道皆安。
迥翥宜高咏,群栖入静看。
由来鸳鹭侣,济济列千官。
有鸟生江浦,霜华作羽翰。
君臣将比洁,朝野共相欢。
月影林梢下,冰光水际残。
翻飞时共乐,饮啄道皆安。
迥翥宜高咏,群栖入静看。
由来鸳鹭侣,济济列千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浦景象,其中充满了对自然美和人间欢乐的赞美。开篇“有鸟生江浦,霜华作羽翰”两句,以优美的笔触勾勒出冬日江边的宁静与寒冷之美,鸟儿在这里栖息,其羽毛像被霜华装饰了一般。
接着,“君臣将比洁,朝野共相欢”表达了诗人对和谐社会关系的向往,无论是君主还是臣子,都能保持纯洁无瑕,而朝廷与田野之间也充满了相互间的喜悦。
“月影林梢下,冰光水际残”进一步渲染了夜晚江边的宁静美丽,月亮投射在林中的影子,河水中残留的冰块反射着微弱的光辉,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翻飞时共乐,饮啄道皆安”则是对鸟儿嬉戏和人类饮食生活的描绘,传达了一种生命之中寻常可见却又令人心旷神怡的情景。
“迥翥宜高咏,群栖入静看”这两句诗,通过对鸟类栖息情形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于高远和宁静生活的向往。最后,“由来鸳鹭侣,济济列千官”则是对江边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和谐共生的赞美,以及对自然界中无穷无尽生命力的歌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对人间和谐的憧憬,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高远的审美追求。
人海散花雨,一雨一分春。
聚来天上,春色飞作马头尘。
我辈萍踪浪迹,除却屠沽市僧,相见几天真。
今日浦江尾,明日越江漘。水中月,风里絮,池面苹。
安得金模,丝绣不坏众吟身。
写出飞鸿爪印,留得灵犀心迹,挥手莫伤神。
万国近同轨,尔我一家人。
刘郎老去,孤负几东风。思前度,玄都观,旧游踪。
怕重逢。
新种桃千树,花如锦,应笑我,容颜改,浑不比,向时红。
我亦无情久矣,繁华梦、过眼成空。
纵而今再见,何似锦城中。往事匆匆。任萍蓬。
忆欢娱地,经行处,秦楼畔,灞桥东。
春冉冉,花可可,雾濛濛。水溶溶。
几度题歌扇,欹醉帽,绕芳丛。
时序改,人面隔,鬓霜浓。
别有武陵溪上,秦人在、仙路犹通。
待前村浪暖,鼓楫问渔翁。此兴谁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