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郑介夫二首·其二》
《次韵郑介夫二首·其二》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一生忧患萃残年,心似惊蚕未易眠。

海上偶来期汗漫,苇间犹得见延缘。

良医自要经三折,老将何妨败两甄。

收取桑榆种梨枣,祝君眉寿似增川。

(0)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巨匠苏轼的作品,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关怀。诗中“一生忧患萃残年”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身处困境的同情与担忧,同时也反映出自己内心的苦恼。接着“心似惊蚕未易眠”则形象地描绘出内心的不安与烦躁,如同惊恐的小虫般难以入睡。

“海上偶来期汗漫,苇间犹得见延缘”中的“海上”可能指的是某种遥远或寂寞的情境,而“偶来期”则表明诗人对于朋友的思念和期待。尽管彼此相隔,但在茫茫苇花之中,依然能感受到友情的延续。

“良医自要经三折,老将何妨败两甄”这两句通过医疗和战争的隐喻,表达了诗人对朋友处境的关切。即使是最好的医生也需要反复诊治,老将军也不介意在战场上遭遇挫折,这里传递了一种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精神。

最后,“收取桑榆种梨枣,祝君眉寿似增川”则是诗人对朋友的美好祝愿。通过栽培树木和果实的意象,苏轼表达了希望朋友能够长命百岁,享受生命中的每一刻,如同河流般延绵不断。

整首诗洋溢着深情与期许,是苏轼用以表达对友人深厚感情的一种方式。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夜梦家君晓起得家书时家君已得请还乡

梦接庭闱语未阑,晓来南雁寄书还。

平安字抵千金价,晚节功成九仞山。

窃禄尚堪供薄养,远游何日奉尊颜。

遥知两弟称觞处,綵服应留一副閒。

(0)

立秋日雨

凉风飒然至,疏帘觉秋生。

炎熇一挥扫,蟋蟀阶下鸣。

玄发能几时,寒暑相代更。

感之卧复起,彷徨步前楹。

微风动衣袂,肃肃天宇清。

帝乡岂不好,亲舍难为情。

反坐念归计,踯躅东方明。

(0)

与廉伯世贤同至月河寺

秋风吹雨净飞埃,十日东城两度来。

绕院绿阴留客住,一亭红艳对僧开。

芙蓉涧侧观澜去,苜蓿园西问稼回。

有约明朝更携手,望云同上雨花台。

(0)

王将军楼船歌

江南古来传绮语,江南画船如屋里。

将军总卫在江北,百乘高车马千里。

五牙富贵地非宜,云海行窝出新理。

扬川駊騀十丈莲,飞橹擘空如迸矢。

两头箫鼓沸中流,两岸行人看如市。

中间纱幕开暑风,左边设图右边史。

将军受用通南北,坐泛西湖与杭比。

还须笑咏载老夫,收取风流追郭李。

(0)

题画

我爱碧江净,轻舟点破秋。

西风捎鬓脚,直得不梳头。

(0)

老僧

精舍沿街似离城,一炉柏子送经声。

閒因累少身俱懒,老觉心空死亦轻。

蕉叶大宜秋雨净,竹梢底爱晚云横。

寻常见客先称病,只坐匡床无送迎。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何承天 杨孚 徐安贞 刘细君 吉中孚 苏涣 陈尧咨 苏佑 李绂 黄绍箕 陈叔达 关盼盼 赵顼 李忱 刘义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