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元宵词二首·其二》
《元宵词二首·其二》全文
宋 / 黄彦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鳌头移得山三岛,月下传来灯万枝。

香陌马嘶红萼锦,翠楼人倚绿杨眉。

(0)
翻译
巨大的龙头仿佛移动了三座山岛,月光下传来万盏灯火的光芒。
繁华街道上马儿嘶鸣,红花如锦簇拥,翠绿的楼阁中有人倚着绿杨欣赏这一切。
注释
鳌头:比喻极高的地位或权力。
移:移动,这里形容气势宏大。
山三岛:夸张手法,形容数量众多。
月下:夜晚,月光下。
灯万枝:形容灯火繁多。
香陌:香气四溢的道路,代指繁华街道。
马嘶:马的嘶鸣声。
红萼:红色的花朵。
锦:锦绣,形容花色鲜艳。
翠楼:绿色的楼阁,形容楼阁颜色翠绿。
人倚:人靠在。
绿杨眉:绿色的柳树,这里可能象征女子的秀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元宵节热闹繁华的景象。"鳌头移得山三岛"运用夸张手法,形容元宵灯会的规模宏大,仿佛将山都移到了海上,灯火璀璨如同岛屿。"月下传来灯万枝"进一步渲染了月光下无数灯火的壮观画面,如同万枝明烛在夜色中摇曳生辉。

"香陌马嘶红萼锦"则转向了街头的动态场景,"香陌"即香气四溢的小路,"马嘶"增添了节日的喧嚣,"红萼锦"形容花灯如锦绣般绚烂,色彩斑斓。最后一句"翠楼人倚绿杨眉"转而写到楼阁中的女子,她倚靠在翠绿色的栏杆上,凝望着这满城的繁华,以"绿杨眉"比喻女子的秀眉,形象地展现出佳人的娇美和对节日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宋代元宵节的盛况,以及人们欢庆的喜悦心情。

作者介绍

黄彦辉
朝代:宋

黄彦辉,字如晦,莆田(今属福建)人。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进士,调侯官县尉。历知罗源、晋江、同安县,通判潮州(《闽诗录》丙集卷六引《兰陔诗话》)。事见清乾隆《莆田县志》卷二四。今录诗三首。
猜你喜欢

次吴鉴堂二尹「感怀」用连环体原韵二首·其二

更深渐觉竹窗凉,话到平生倍可伤。

酬酢敢分青白眼,蹉跎强半黑甜乡。

人情此际嗟刁险,世事于今叹孔章。

偏是催租无计却,满城风雨近重阳。

(0)

错成

错已错成可奈何,黄金虚掷任媕娿。

悔将肘腋飧狼腹,忍见门庭置雀罗。

卅载交人知己少,半生累我爱根多。

古今二者同堪叹,太息鱼门与老坡。

(0)

咏三貂岭

叠壑重岩百状呈,淡、兰于此判疆城。

山深路自云中出,岭峻人从树杪行。

夹道花从风里馥,悬空水带石头鸣。

嵯峨几欲登天似,浓霭还多扑面生。

(0)

秋夜书怀·其一

空斋寂坐感牢骚,一片秋声起怒涛。

大海鱼龙方叫啸,中原鸿雁更哀嗷。

四城杀气传金柝,万里雄心付宝刀。

闻道神京呼癸切,挽刍无计首空搔。

(0)

秋望感怀·其二

城南与城北,满目景苍凉。

村舍焚馀废,田园战后荒。

戒严多斥堠,伏衅惧萧墙。

不忍谈时事,西风易断肠。

(0)

香山海堤晚归

沙鸥翔集渚兰芬,千尺长堤傍水坟。

来往帆乘潮汐挂,高低田赖陌阡分。

波平落日徐沉海,风定孤烟直入云。

缭绕归途天渐晚,铿鲸百八已遥闻。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