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近色未佳,山远看始好。
我居巴硖内,所向苦奔峭。
清晨望西南,忽尽牂牁徼。
时于苍茫外,寸岫出林表。
云来翳遥碧,眇眇没飞鸟。
方知胜绝处,略已领其要。
何必亲跻攀,辛勤事幽讨。
平生谢康乐,往来永嘉道。
此意当未知,蹑屐空至老。
山近色未佳,山远看始好。
我居巴硖内,所向苦奔峭。
清晨望西南,忽尽牂牁徼。
时于苍茫外,寸岫出林表。
云来翳遥碧,眇眇没飞鸟。
方知胜绝处,略已领其要。
何必亲跻攀,辛勤事幽讨。
平生谢康乐,往来永嘉道。
此意当未知,蹑屐空至老。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远望山景的心境和感悟。首句“山近色未佳,山远看始好”以对比手法,表达了距离产生美感的哲理,近观山色可能并不出色,但随着距离拉远,景色渐显壮丽。诗人身处巴硖之地,周围山路险峻,“苦奔峭”三字形象地写出环境的艰险。
接下来,诗人视线转向西南,远处牂牁徼的景色映入眼帘,一片苍茫之中,偶尔可见山峰穿透云层,显得尤为突出。“云来翳遥碧,眇眇没飞鸟”进一步描绘了云雾缭绕、视野开阔的景象,连飞翔的鸟儿都显得渺小。
诗人由此领悟到,欣赏美景不必亲身攀登,只需远远眺望,就能领略其精髓。“何必亲跻攀,辛勤事幽讨”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可以是一种心灵的体悟,而非身体的劳顿。最后,诗人以谢灵运自比,表示自己一生都在追寻这种超然的审美体验,即使年华老去,仍怀揣这份对山水的热爱与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远望的景色和感受,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独特见解和人生哲理,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寥落空山里,当时结社莲。
吟尊移竹外,钓舫落池边。
草奏三千牍,追游十八贤。
云泥怜鹄举,岁月隔鸾笺。
猿鹤看交态,烟霞怆结缘。
树犹江揔宅,耕是汶阳田。
往事成陈迹,今吾岂故年。
还怜稽吕驾,同在夜灯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