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发醯鸡覆,蓬心得少瘳。
乾坤一尺箠,今古几全牛。
岁月怜丹灶,云山笑白头。
此生真欲上,何地不菟裘。
自发醯鸡覆,蓬心得少瘳。
乾坤一尺箠,今古几全牛。
岁月怜丹灶,云山笑白头。
此生真欲上,何地不菟裘。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禹城道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哲理与自然之美的融合。
首联“自发醯鸡覆,蓬心得少瘳”以生动的比喻开篇,醯鸡(一种小虫)覆盖在发上,蓬乱的心得到些许慰藉,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纷扰与暂时的平静。
颔联“乾坤一尺箠,今古几全牛”运用夸张的手法,将天地比作一尺长的鞭子,古今的沧桑变化如同被宰杀的牛一般,寓意深远,展现了时间的无情与历史的变迁。
颈联“岁月怜丹灶,云山笑白头”则转向对人生的感慨,岁月似乎对炼丹的火炉充满怜悯,而云山则对着白发苍苍的老人发出笑声,暗含对人生苦短、岁月无情的感慨,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豁达态度。
尾联“此生真欲上,何地不菟裘”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的追求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无论身处何地,都能找到自己的归宿与安乐之所,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精神家园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历史的独到见解,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石田逍遥心远逸,携手共作清溪游。
风吹柳条映沙白,水涵舟楫兼天浮。
画中谁为石田老,潇洒纶巾欹白头。
心远飘然若仙俦,意气已觉凌丹邱。
惜今二老不复作,空使感叹临长流。
赖有衡山补遗墨,清溪明月至今留。
清影离离半窗竹,浥露凝烟翠堪掬。
托根此地何孤高,绝胜山阿并水澳。
月姨故故夜深来,写出此君真面目。
赋形不入草木流,劲节虚心自天育。
谛盟谁共岁寒三,迸地如陈爻位六。
结实终期凤鸟栖,敲风应遣诗魔伏。
主人觞咏有馀兴,满院绿阴浓入屋。
门墙岂无桃与李,奈此春华零落速。
眼看稚子又生孙,厚植深培为君祝。
勋庸次第收汗青,悬赏旌功安用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