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云傍檐山雨细,羁客空堂卧荒翳。
心如秋燕不安巢,迹似春萍本无柢。
官身奔走何时定,病眼蒙笼惟欲闭。
壮游不复记坠鞭,夜语谁能怀拥髻。
诗情已减但微吟,酒戒渐坚才小哜。
从今更拟著幽禅,半世伥伥真误计。
江云傍檐山雨细,羁客空堂卧荒翳。
心如秋燕不安巢,迹似春萍本无柢。
官身奔走何时定,病眼蒙笼惟欲闭。
壮游不复记坠鞭,夜语谁能怀拥髻。
诗情已减但微吟,酒戒渐坚才小哜。
从今更拟著幽禅,半世伥伥真误计。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秋夜遣怀》,描绘了诗人在秋夜中的孤寂心情和对生活的感慨。首句“江云傍檐山雨细”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秋夜的景象,江面上的云雾轻轻依傍屋檐,细雨如丝,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诗人身处“羁客空堂”,孤独地躺在昏暗的环境中,内心充满不安。
“心如秋燕不安巢,迹似春萍本无柢”运用比喻,表达诗人内心的动荡不安,如同秋日里找不到归宿的燕子,行踪不定,又如春水中的浮萍,没有根基。接下来,诗人感叹官场生涯的奔波不定,“官身奔走何时定”,以及身体状况的不佳,“病眼蒙笼惟欲闭”。
诗人回忆起年轻时的壮游经历,感叹时光流逝,“壮游不复记坠鞭,夜语谁能怀拥髻”,昔日豪情不再,只剩下微弱的吟唱和浅酌。“诗情已减但微吟,酒戒渐坚才小哜”表达了他对过去豪放生活的怀念和如今淡泊心境的转变。
最后两句“从今更拟著幽禅,半世伥伥真误计”流露出诗人对过去生活的反思,决定今后转向更为深沉的禅修生活,认为过去的忙碌和迷茫是错误的计划。整首诗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晚年的孤独与自我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