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学袁安卧,悠然敞素轩。
山林明一色,清意满乾坤。
不学袁安卧,悠然敞素轩。
山林明一色,清意满乾坤。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淡雅而宁静的画面,诗人以“不学袁安卧”开篇,表达了不同于隐居避世的态度,而是选择在素净的书房中,与自然和谐共处。接下来,“悠然敞素轩”一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由,即使身处简陋的环境,也能感受到心灵的宽广与满足。
“山林明一色”,描绘了山林间纯净的景色,仿佛整个世界都被一种纯净的颜色所覆盖,这种色彩不仅仅是视觉上的,更是心灵上的纯净与清明。“清意满乾坤”,则将这种清新的感觉扩展到整个天地之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内心世界的纯净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内心的平静,同时也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诗中的“不学袁安卧”更是强调了与传统隐逸文化的不同,倡导了一种更加积极向上、面向自然的生活方式。
赤髭苦颜貌,我怪意气扬。
人曰黜文登,兹事可降霜。
归来卧诗书,藜藿甘肉粱。
乃知吾同升,喜此刚肺肠。
甘脆迫朝夕,拂衣莫安遑。
兴山在何处,蜀道难且长。
妻孥客蓬荜,板舆独彷徨。
朱门腐鼎俎,天理何茫茫。
治源先生高七十,山水病僻不可瘳。
灶无炊烟不顾计,穷幽极怪如仇雠。
有时清风明月对好景,霹雳拔却大树不回头。
四方泉石朝入耳,杖屦百里夕已投。
大笑箕山不敢出,走避轩冕岂自由。
天台雁荡泼上心,暑焦毛发不肯留。
萦纡长淮下平席,倒指计日观怒涛。
君诗功刻造化骨,吴越气象当先愁。
古今吟力未到处,好句愿备幽人收。
此行诗是图画画山笔,归日借我目一游。
曲肱惊梦寒,皎皎入牖下。
出门问何祥,岑寂省中夜。
姮娥携青女,一笑粲万瓦。
怀我金玉人,幽独秉大雅。
古来绝朱弦,盖为知音者。
同床有不察,而况子在野。
独立占少微,长怀何由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