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峰层叠矗新螺,点点牛羊恣寝讹。
扶杖老翁中社酒,东阡归路醉颜酡。
远峰层叠矗新螺,点点牛羊恣寝讹。
扶杖老翁中社酒,东阡归路醉颜酡。
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郊外行进时所见的田园风光与人物活动,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自然之美。
首句“远峰层叠矗新螺”,以“远峰”为背景,层层叠叠,如同螺壳般排列,展现出山峦起伏的壮丽景象。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远处的山峰比作新长出的螺壳,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山势的连绵不绝。
次句“点点牛羊恣寝讹”,则转向对乡村生活的描写。在广阔的田野上,零星散落着悠闲自得的牛羊,它们或卧或立,享受着宁静的午后时光。这里的“寝讹”可能是指牛羊的叫声,或是形容它们自在的状态,通过这一细节,诗人巧妙地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和谐与宁静。
第三句“扶杖老翁中社酒”,画面一转,聚焦于一位老翁的形象。他手持拐杖,在田间小道上行走,似乎是在参加村里的社交活动,品尝着美酒。这不仅刻画了老翁的日常生活状态,也体现了乡村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与交流。
最后一句“东阡归路醉颜酡”,描绘了老翁在归途中的情景。夕阳西下,老翁沿着田间小径返回,脸庞因饮酒而泛起红晕,显得格外生动有趣。这一句不仅表现了老翁的愉悦心情,也暗示了乡村生活的淳朴与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日郊外的自然风光与乡村生活的情趣,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与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