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篷回风力,移舟维石次。
树影散平波,蝉声入古寺。
落篷回风力,移舟维石次。
树影散平波,蝉声入古寺。
这首明代诗人孙一元的《即景(其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自然情趣的画面。首句“落篷回风力”写船夫收起篷帆,任由微风吹动,显示出一种闲适与顺应自然的态度。接着,“移舟维石次”描述船只停靠在岸边的石头旁,表现出一种静谧的港湾景象。
后两句“树影散平波,蝉声入古寺”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树影倒映在平静的水面,形成一幅动态与静态结合的画面,而远处古寺传来的蝉鸣声,更增添了几分禅意和岁月静好之感。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通过生动的细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对生活节奏的深深体悟。
燕山三月飞杨花,满天白雪随风斜。
客子出门已十载,飘零感此思回家。
杨花飞自好,客愁不可道。
岁岁杨花飞,飞尽春光老。
春光迅速若转蓬,丈夫建树难为功。
李广不侯马援谤,至今慨叹伤英雄。
伤英雄,徒拂抑。
鬓华忽似杨花色,不如匣剑归去来,南山之南北山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