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蹈烟霞远世尘,翠微深处一纶巾。
若非严濑垂竿客,即是桃源避世人。
高蹈烟霞远世尘,翠微深处一纶巾。
若非严濑垂竿客,即是桃源避世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超然世外的隐士形象。"高蹈烟霞远世尘",诗人以"高蹈"形容隐士远离尘嚣,投身于自然的烟霞之中,表现出他对世俗生活的超脱。"翠微深处一纶巾",通过"翠微深处"的环境,暗示隐士居住在山林之间,头戴纶巾,更显其文人雅士的风范。接下来两句"若非严濑垂竿客,即是桃源避世人"进一步强化了隐士的身份,他可能是像严子陵那样在溪边垂钓的隐逸者,也可能是向往桃花源般理想生活的隐居之人。整体上,这首诗赞美了隐士的高洁情操和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追求。
结屋深依铁瓮城,可堪乡思忽然生。
逢人便与留诗别,为客何妨载酒行。
蓟北交游仍在望,淮南父老正相迎。
永怀五马声华远,争羡孤鸿羽翼轻。
六月长途真耐暑,七旬暮景岂干名。
久知宦味如云薄,却笑吟身似鹤清。
白日到门淹杖屦,清风满座倒瓶罂。
犹惊明发还分手,四十年来故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