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霁山堆黛,江晴日炫金。
风烟调柳态,冰雪彻梅心。
节物何妩媚,端居自滞淫。
无眠听云雁,稍有北归音。
雪霁山堆黛,江晴日炫金。
风烟调柳态,冰雪彻梅心。
节物何妩媚,端居自滞淫。
无眠听云雁,稍有北归音。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雪后晴朗的山水景象,充满了静谧与宁致之美。
“雪霁山堆黛”,表现出雪后的山峰如同积累的青黛一般庄严肃穆。"江晴日炫金"则是对比之下,江面上阳光灿烂,如同金色的波光闪耀。这两句交织出了冬日特有的明暗对比和色彩搭配。
“风烟调柳态”,在这静谧的氛围中,即便是柳枝也随着微风轻轻摇曳,显得格外柔美。"冰雪彻梅心"则突显了梅花在严寒中的孤傲与坚持,这里“梅心”不仅指梅花,更有梅花所象征的高洁情操。
“节物何妩媚”,这里的“节物”指的是季节之物,冬日的景致,它们似乎都在诉说着某种难以言说的魅力。"端居自滞淫"则是诗人对这种境界的享受与沉醉,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独特感受和深刻理解。
最后两句“无眠听云雁,稍有北归音”,则透露出诗人在这样的夜晚难以入睡,只是静听着天空中大雁的叫声,这些声音似乎也带有一丝北方大地的呼唤。这里,“北归”可能暗指某种精神上的向往或归宿。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深邃,以及对于高洁、坚守自我情操的赞美之情。
君在临安落第时,我从融水寄君诗。
君归莆阳为荐首,我到渔溪饯君酒。
龙飞唱第才俊多,健笔如君非甲科。
终然学问有知己,姓名不记今卑矣。
人灵世上如豺虎,我行厄运遭其侮。
白头胶膝变须臾,一面那知深肺腑。
书报青山七月还,开书已觉开愁颜。
何时七月听君话,话我年来路转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