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裁衣曲》
《裁衣曲》全文
清 / 王士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初罢清砧响,还劳素腕舒。

残灯金粟尺,远道玉关书。

白纻缝仍涩,红绵怨有馀。

流黄明月路,何处逐轻车?

(0)
鉴赏

这首《裁衣曲》描绘了女子在夜晚为远行之人裁制衣物的情景,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生活气息。

“初罢清砧响”,开篇以“清砧响”描绘了夜晚捣衣声的宁静与悠长,暗示了女子在月光下忙碌的身影。接着,“还劳素腕舒”一句,通过“素腕舒”这一动作描写,展现了女子在灯光下精心裁剪布料的场景,既表现了技艺的娴熟,也透露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关怀。

“残灯金粟尺”中,“残灯”点明了时间的晚,灯光微弱,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略带寂寥的氛围。“金粟尺”则巧妙地将灯光比喻为金粟,形象地描绘了灯光在黑暗中如同金粒般闪烁,增添了几分诗意。这句不仅描绘了环境,也暗含了时间的流逝和等待的漫长。

“远道玉关书”一句,借用了“玉门关”的典故,象征着远方的亲人,表达了女子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通过“书”字,暗示了书信的传递,进一步强化了情感的深度和距离感。

“白纻缝仍涩,红绵怨有馀”两句,通过“白纻”(一种丝织品)的缝制过程中的困难,以及“红绵”(一种填充物)的怨恨余绪,形象地表达了制作衣物时的艰辛与复杂,同时也寄托了女子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担忧。

最后,“流黄明月路,何处逐轻车?”以“流黄”(古代染色的一种黄色丝线)和“明月”描绘了一幅月光下的道路景象,暗示了女子在月光下独自等待,期盼着远方亲人的归来。而“何处逐轻车?”则以疑问的形式,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和对归期的不确定感,情感真挚,引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对裁衣过程的细腻描绘,巧妙地融入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既有生活的烟火气,又不乏深情与哲思,展现了清代文人对于情感表达的独特艺术手法。

作者介绍

王士禄
朝代:清

(1626—1673)山东新城人,字子底,号西樵山人。顺治九年进士,授莱州府教授,迁国子监助教,擢吏部考功员外郎。以故下狱半年,后得昭雪。与弟王士祜、王士禛均有诗名,号为三王。作品冲和淡泊。诗集初有《表微堂诗刻》,后有《十笏草堂诗选》、《辛甲集》、《上浮集》,另有《炊闻词》。
猜你喜欢

送万明府赴元城

春鸿同听蓟云间,佩印都亭去莫攀。

柳外卢奴分大陆,城头沙麓引恒山。

刍粮远实黄花塞,烽火空悬白马关。

三辅试君宁保漳,计期飞传已徵还。

(0)

送周公瑕还吴

峥嵘綵笔气犹雄,何意相逢碣石宫。

裘马始能辞塞下,莼鲈偏自忆江东。

携来剑作双虹色,归去冠仍一鹖穷。

闻道近臣多引荐,五湖天阔有冥鸿。

(0)

曾中丞平都蛮凯歌八首·其八

辕门铙吹拥雕戈,大夏西收笮马多。

汉殿侍臣欢上寿,白狼槃木尽成歌。

(0)

留别沈纯甫陈宗谟

朔吹津亭澒洞间,海天寒色照刀环。

谁令雁字催征骑,颇为梅花恋故山。

玉舄共占仙令起,金门遥待侍臣还。

他时把袂知何处,应笑冯唐鬓共班。

(0)

秋怀八首·其八

彩笔诗从万里题,薜萝今自赋幽栖。

游梁岂必逢停驷,怀越宁能恋执圭。

南海潮来黄木口,罗浮云傍赤花西。

束书沽酒堪投老,不为弹冠负杖藜。

(0)

秋怀八首·其二

一出金闺荷主恩,远游心寄白云垣。

嵩呼太室封高邑,岱倚东方拜羡门。

扼腕谈仙逢海客,凿空遣使问河源。

向来痛哭轮台诏,万载安危属至尊。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开元宫人 阎立本 魏知古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