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榻与残灯。拨火敲冰。閒来拥絮说心情。
不信人归先似燕,倏尔奔腾。莫漫惜伶仃。
琐琐星星。悔将生事误春耕。
藉语儿曹休望远,未有归程。
短榻与残灯。拨火敲冰。閒来拥絮说心情。
不信人归先似燕,倏尔奔腾。莫漫惜伶仃。
琐琐星星。悔将生事误春耕。
藉语儿曹休望远,未有归程。
这首《浪淘沙·送振业姨侄归》由清代诗人张槎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送别场景中的复杂情感。
首句“短榻与残灯”,简练地点明了送别的环境,短小的床榻上,一盏即将熄灭的灯火,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接下来“拨火敲冰”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寒冷与孤独,通过动作的细节描写,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主人公内心的寂寞与无奈。
“閒来拥絮说心情”一句,转而描绘了主人公与即将离别的亲人之间的对话,通过“閒来”二字,透露出一种闲适与不舍并存的状态。接着,“不信人归先似燕,倏尔奔腾”两句,以燕子的迅速回归与离别时的匆忙形成对比,表达了对亲人离去的不舍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莫漫惜伶仃”一句,是对离别后可能的孤独生活的劝慰,同时也流露出对未来的不确定感。“琐琐星星”则以繁星比喻生活中的琐碎小事,暗示了人生的不易与复杂。
最后,“悔将生事误春耕”一句,表达了对过去错误选择的后悔,以及对未能把握好人生时机的遗憾。“藉语儿曹休望远,未有归程”则是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做出的预设,同时提醒晚辈们不要过于期待远方的归期,充满了深沉的人生哲理。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送别时的复杂情绪,既有对亲人的不舍,也有对未来的忧虑,以及对过往的反思,深刻地揭示了人生旅途中的酸甜苦辣。
瑞雪翻云,长风舞浪,仙家画图。
问城南老树,如今在否,洛中强客,还再来无。
独上君山,渺观磊石,八百里清波漾巨区。
何曾错,有茶中上灶,酒里仙姑。终须度了肩吾。
却稽首终南众老夫。
自太平寺里,题诗去后,东林沉宅,大醉归欤。
天上巡多,人间到少,更不向庐山索鲙鱼。
相怜否,好借君黄鹤,上我清都。
旗亭沽酒少裴回,左手梅花右手杯。
眼见枝头开数蕊,春风自我掌中来。
烂茅遮屋竹为床,口诵时文鬓已霜。
妻病无钱供药物,自寻野草试单方。
与君相逢难草草,与君相逢苦不早。
人生何处小泥涂,此日飘零武林道。
武林城中马如云,闭屋狂歌人不闻。
狂歌自笑君亦笑,依然狂绝不如君。
君歌岂是真狂者,青衫少日春潇洒。
至今俊笔五花纹,最惜青眸十步下。
虚名何用等灰尘,不如世上蓬蒿人。
黄金偏趋不贫室,白发难老无愁身。
风雨无情亦如此,凄凄但聒穷人耳。
不见朱楼高到天,凤箫龙管连朝起。
连朝笙管可奈何,我歌且止须君歌。
青天白雪望不极,坐见绿水生层波。
我生胡为被狂恼,江头鱼肥新酒好。
从今作乐拚醉倒,与君相逢难草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