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忆山》
《忆山》全文
明 / 范景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忆山偶得句,多半是言秋。

烟湿林光醉,凉生竹韵幽。

招云时扫石,见月或登楼。

准拟寒梅绽,还成度雪游。

(0)
鉴赏

这首诗以“忆山”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山中之景,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首联“忆山偶得句,多半是言秋”,开篇即点明主题,诗人回忆起山中所见之景,多与秋天相关,流露出对山中景色的深深怀念。

颔联“烟湿林光醉,凉生竹韵幽”,描绘了一幅秋日山林的静谧画面。烟雾缭绕,湿润的空气中仿佛蕴含着醉人的气息;竹林中的清风带来阵阵凉意,竹叶的摇曳声中透出一种深邃的幽静。这两句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颈联“招云时扫石,见月或登楼”,进一步展现了山中生活的闲适与自在。诗人似乎在与自然对话,时而邀请云朵清扫岩石,时而在月光下登高远眺。这一联既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状态,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

尾联“准拟寒梅绽,还成度雪游”,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美好景象的期待。他想象着寒梅在严冬中绽放,预示着春天的到来;同时,他也计划着在雪地里漫步,享受冬日的宁静与纯净。这两句不仅寄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体现了他对生活充满希望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秋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情赞美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范景文

范景文
朝代:明

范景文(1587年—1644年),明末殉节官员。字梦章,号思仁,别号质公,河间府吴桥(今属河北)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破宣府,烽火逼京师,众臣请帝南幸,范景文劝帝“固结人心,坚守待援”,不久崇祯自缢。范景文留下遗书曰:“身为大臣,不能灭贼雪耻,死有余恨。”后赴双塔寺旁的古井自杀。赠太傅,谥文忠。著有《大臣谱》、《战守全书》。
猜你喜欢

观易偶成

阴阳消长不停机,在我何常无定规。

否极中间存大用,遁临已上识先几。

尧夫因甚怕处盛,正叔如何善救危。

幸有羲周精蕴在,安身不必打乖诗。

(0)

赠友人宁寿

后生诚可畏,积学实难量。

养正功宜豫,家庭笃义方。

(0)

漫赋寄杨方震

宫柳依依辞北阙,江枫撼撼度南陬。

松明书院曾修未,司户参军果是不。

汲井几年还抱瓮,济河此日合焚舟。

虚空筋斗非难打,却恐羲和不易留。

(0)

送丁太平之任

元化都凭岳牧宣,丁侯今领广山川。

琅函锦帙诗三百,烁石流金路几千。

能识乾坤均父母,可令兄弟独颠连。

太平有象真难致,莫道文官不爱钱。

(0)

代柬吴顺德·其九

去年犹有泪,今年惟有血。

寄与田承君,事与道乡别。

(0)

桂林杂题十一绝·其八平乐

景阳先辈亦贤哉,廷美同官水部来。

院里烧香方罢泪,中亭诗句更兴哀。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鱼玄机 魏收 孟昶 刘辩 黄爵滋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