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端午述怀》
《端午述怀》全文
宋 / 白玉蟾   形式: 古风

方瀛山上风飕飕,五月六月常如秋。

松花落地鹤飞去,万顷白云空翠浮。

夜半蟾蜍落丹井,琪林深锁寒叶暝。

满天白露点苍苔,蛙市一散万籁静。

三树两树啼断猿,树冷栖禽夜不眠。

数点飞萤恋沙径,山腰石润悲寒泉。

钟声隔断华胥路,不知蝴蝶蜚何处。

摩挲两眼摺纸衾,人道今辰正端午。

晓雨初霁梅子肥,龙孙脱箨新燕飞。

山居萧然无一物,摘荠捣麦充晨炊。

忆著往年五月四,葛巾羽扇鸾溪市。

龙艘破浪桨万枝,钲鼓聒天旗掣水。

纸钱飞起屈原祠,行人往来如蚁移。

桐花入鬓綵系臂,家家禦疫折桃枝。

庭前绿艾制绿虎,细切菖蒲斟绿醑。

羹鹅鲙鲤办华筵,冷浸水团包角黍。

今年寂寞坐空山,山雨山风生晓寒。

默庵令我休噫气,作诗略述山居意。

安得两腋生飞翰,与君飞上泬寥间,免使在世赋辛酸。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uānshù怀huái
sòng / báichán

fāngyíngshānshàngfēngsōusōuyuèliùyuèchángqiū

sōnghuāluòfēiwànqǐngbáiyúnkōngcuì

bànchánchúluòdānjǐnglínshēnsuǒhánmíng

mǎntiānbáidiǎncāngtáishìsànwànlàijìng

sānshùliǎngshùduànyuánshùlěngqínmián

shùdiǎnfēiyíngliànshājìngshānyāoshírùnbēihánquán

zhōngshēngduànhuázhīdiéfēichù

liǎngyǎnzhézhǐqīnréndàojīnchénzhèngduān

xiǎochūméiféilóngsūntuōtuòxīnyànfēi

shānxiāoránzhāidǎomàichōngchénchuī

zhewǎngniányuèjīnshànluánshì

lóngsōulàngjiǎngwànzhīzhēngguōtiānchèshuǐ

zhǐqiánfēiyuánxíngrénwǎnglái

tónghuābìncǎijiājiāzhétáozhī

tíngqián绿àizhì绿qièchāngzhēn绿

gēngékuàibànhuáyánlěngjìnshuǐtuánbāojiǎoshǔ

jīnniánzuòkōngshānshānshānfēngshēngxiǎohán

ānlìngxiūzuòshīlüèshùshān

ānliǎngshēngfēihànjūnfēishàngjuéliáojiān

miǎn使shǐzàishìxīnsuān

翻译
方瀛山上风声呼啸,即使五月六月也似秋天般凉爽。
松花飘落,白鹤飞走,万顷白云在翠绿之上漂浮。
深夜,蟾蜍落入红色的井中,深邃的琪树林被寒冷的落叶笼罩。
露珠洒满青苔,蛙鸣消失后,万籁俱寂。
几声猿啼断续,冷杉上栖息的鸟儿难以入眠。
萤火虫在沙路上闪烁,山腰的石头湿润,似悲泣寒泉。
钟声隔绝了梦境之路,不知蝴蝶飞向何方。
抚摸双眼,折叠纸被,人们说今天正是端午节。
清晨雨过天晴,梅子饱满,新燕开始飞翔。
山居清贫,无一物可取,只能摘荠菜捣麦充饥。
回忆往昔五月四日,葛巾羽扇,热闹的鸾溪市集。
龙舟破浪,万枝船桨翻动,锣鼓喧天,旗帜随水摇曳。
纸钱在屈原祠前飘起,行人如蚁群般穿梭。
桐花插在发间,手臂上系着彩带,家家户户祈福折桃枝。
庭院前,艾草制成绿色虎形,菖蒲切细,斟入绿色酒。
准备丰盛的宴席,有鹅羹、鲤鱼片,还有包裹粽子的冷水面。
如今独自坐在空山,山雨山风带来早上的寒意。
默庵让我放下哀叹,写下这首诗,表达山居的生活感受。
如何能生出翅膀,与你一同飞上那辽阔的天空,远离世间辛酸。
注释
飕飕:形容风声。
常如秋:像秋天一样凉爽。
琪林:仙境般的森林。
蛙市:蛙鸣声密集的地方。
摩挲:抚摸。
端午:中国传统节日,农历五月初五。
龙艘:龙舟。
钲鼓:古代打击乐器,用于庆祝或仪式。
纸钱:祭祀时烧给亡者的纸币。
禦疫:防疫,避邪。
菖蒲:一种香草,端午节有挂菖蒲的传统。
羹鹅鲙鲤:炖鹅和鱼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山中的寂寞与孤独,充满了对往昔的回忆和对现实的无奈。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山间风光,其中既有自然之美,又不乏生活之琐碎,更融入了个人情感之波澜。

“方瀛山上风飕飕,五月六月常如秋。”这里描写的是山中五月、六月的景象,虽是夏季,却因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而呈现出一种秋天般的萧瑟与凉爽。这种对比强调了时间与自然之异乎寻常。

“松花落地鹤飞去,万顷白云空翠浮。”诗人笔下,松花轻飘,如雪般覆盖大地,而鹤则乘风而起,远走高飞。万顷的白云,在蓝天中悠然自得,仿佛在诉说着山间的宁静与自由。

“夜半蟾蜍落丹井,琪林深锁寒叶暝。”夜晚时分,一只蟾蜍不知不觉地坠入了古井之中,而那密布的森林,则像是用最坚固的锁链将寒冷的树叶紧紧封存。这里透露出一种神秘与静谧。

“满天白露点苍苔,蛙市一散万籁静。”清晨时分,露水如珠般挂在草尖上,而小溪之旁,一只蛙偶尔跳跃后,便又归于宁静。这里传递出的是一种生命力的活力与大自然的和谐。

“三树两树啼断猿,树冷栖禽夜不眠。”诗中所述的鸟儿并未入睡,它们在寒冷的树枝间哀鸣,似乎也感受到了山中的孤独与忧伤。

“数点飞萤恋沙径,山腰石润悲寒泉。”萤火虫在夜晚时分跳舞于小路上,而山腰间的古石则因露水而显得湿润。这里流露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孤寂生活的一丝哀愁。

“钟声隔断华胥路,不知蝴蝶蜚何处。”远方传来的钟声,让人联想到了遥远的地方。然而,蝴蝶和蜚蠊的踪迹,却无从得知,这里表达了对远方事物的好奇与向往。

接下来的诗句“摩挲两眼摺纸衾,人道今辰正端午。”则是写诗人在端午节这一特定时刻,对生活状态的一种描述。端午节本身就是一个充满传统意义的日子,诗人此举亦可视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

“晓雨初霁梅子肥,龙孙脱箨新燕飞。”细雨初歇后,梅子已然饱满,而龙孙(指幼小的龙)则在空中自由飞翔。这一段落笔生花,描绘出大自然中的生命力与生机。

“山居萧然无一物,摘荠捣麦充晨炊。”诗人在山中生活,四周萧瑟,却也找到了生存的方式。这里表达了一种自足的情怀。

“忆著往年五月四,葛巾羽扇鸾溪市。”诗人回想起往年的端午节,那时候的风情与现在大不相同。这一句中流露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

接下来的诗句则是对山居生活的进一步描绘和对传统节日文化的缅怀。诗人通过对周遭环境细腻入微的观察,表达了自己对于这份孤寂生活的接受与享受,以及对历史记忆的珍视。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以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画面,将山中隐逸之情和对传统节日的怀念融为一体,展现出诗人独特的审美观点与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白玉蟾

白玉蟾
朝代:宋   字:如晦   号:琼琯   籍贯:南宋时   生辰:1134~1229

白玉蟾(1194-1290),南宋时人,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字如晦,号琼琯,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定居福建闽清。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
猜你喜欢

赠王詹事元驭

紫宫何崔嵬,袅袅干青云。

铜龙启枫阊,白虎荐衿绅。

委蛇谈经术,天颜再为新。

日晏始言旋,竹素良自欣。

乃知清旃上,不废箕颍真。

仪羽岂独嘉,渐当寄丝纶。

大化一以漓,鲁叟不易醇。

无为守至正,天下自归仁。

(0)

芙蓉园为用晦赋

桃李媚春阳,容泽不终持。

松柏虽后凋,谁为发华姿。

神飙自西来,百卉俱变衰。

感此亭亭质,皎然溪之湄。

绿叶凌劲霜,朱华然素漪。

君子含章美,脩尚不傅时。

衡庐藩兹植,聊用以自怡。

(0)

秋日于鳞邢州郡斋分韵赋十二体

白日来,凄以阴。柅余车,将余衾。觏倾国,申同心。

目流■,意荡淫。酿高霞,弋遥岑。鲙沧海,脯穷林。

饔者何,字兰金。削峥嵘,缓萧森。觞前跃,无停斟。

万木飞,变徵音。洪涛走,北陆沈。衷愲结,竟沾襟。

(0)

企喻歌·其一

男儿好横行,横行自身乐。

那见摩天鹞,结伴寻鸟雀。

(0)

秋夜半湖棹归

暮云秋树郁苍茫,一叶扁舟出野塘。

水接天光天似水,霜霏月下月如霜。

几家灯火前村近,满地虫声客梦凉。

浩浩御风忘所止,不知漏尽几分长。

(0)

家大人集千字文贺胡秀才吉席敬用原韵纪事

流离八载及虞城,举目无亲孰达情。

乃字终能贞素志,相攸合使结良盟。

家庭静对陈诗酒,母弟欣谈解甲兵。

从此唱随歌永好,百年夫妻凤凰鸣。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耶律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