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谢郏亶秘校见访于钟山之庐》
《谢郏亶秘校见访于钟山之庐》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误有声名只自惭,烦君跋马过茅檐。

已知原宪贫非病,更许庄周知养恬。

世事何时逢坦荡,人情随分值猜嫌。

谁能胸臆无尘滓,使我相从久未厌。

(0)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的作品。诗人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于声名的态度和对待友人的心情。

"误有声名只自惭,烦君跋马过茅檐。"

这两句表明诗人对于自己的声名感到羞愧,并邀请朋友骑马来到自己的简陋住所。这反映了王安石谦逊的品格和他对物质条件不太在意的态度。

"已知原宪贫非病,更许庄周知养恬。"

这里诗人说自己已经理解到了真正的修身养性不是为了外在的富贵,而是像古代哲学家庄周那样懂得内心的平和与满足。这显示了王安石对道家思想的向往和追求。

"世事何时逢坦荡,人情随分值猜嫌。"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变迁和人际关系的洞察,他认为只有在平静无忧的时候才能体会到真正的人情味,但即使这样,也需要审慎对待,因为人心隔肚。

"谁能胸臆无尘滓,"

这里诗人提出了一个疑问,询问世上有谁能够做到心中没有尘俗之念。这个问题不仅是对他人的质疑,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己内心世界的自省。

"使我相从久未厌。"

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希望找到这样一种关系,即即便长时间相伴也不感到厌倦。这体现了王安石对于真挚友情的向往和珍视。

整首诗通过对声名、修养、世事和人情的思考,展现了王安石淡泊明志、追求心灵自由的个性。同时,也透露出他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寻找真挚友谊的心愿。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雪後晓过八盘岭诣东宫谢受左司告二首

扶业梢上上朝暾,起早行迟却载奔。
玉作宫城三万雉,呼僮换马入金门。

(0)

雪後十日日暖雪犹未融

地冻雪起立,檐生冰倒垂。
日穿银筝透,风琢玉山攲。
今晓还差暖,清寒退尚迟。
生悉便销去,将底伴吟髭。

(0)

雪中讲堂赐酒二首

玉果金拌码瑙觞,春坊傅令赐云浆。
雪中上马浑如梦,一片飞来醉面凉。

(0)

演雅六言二首

觳觫受田百亩,蛮触有宅一区。
蚍蜉戒之在斗,蝇蚋寔繁在徒。

(0)

严陵决曹易允升自官下遣骑归,写予老丑,因

玉泉半潭冰,钓台万岳雪。
汝往访客星,剩挟一磨衲。

(0)

野炊猿藤迳树下

迳仄旁无地,林开忽有天。
丹枫明远树,黄叶暗鸣泉。
苔锦银抢灶,芦茸玉帐毡。
从军古云乐,乞与个山川。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叶法善 储瓘 吴少微 王和卿 李星沅 朱子奢 戴永植 辨才 黄定 刘时中 王韫秀 张鸣善 杨恽 崔益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