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挽千群至,年年说饷师。
魂飞直北羽,心折海东麾。
六郡良家子,三河侠少儿。
匆匆烦召募,祈父亦何为。
输挽千群至,年年说饷师。
魂飞直北羽,心折海东麾。
六郡良家子,三河侠少儿。
匆匆烦召募,祈父亦何为。
这首诗名为《闻警(其二)》,是明代诗人余继登的作品。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战争的深切忧虑和对士兵命运的同情。
首句“输挽千群至”,描绘了战争中士兵们被征召、集结的场景,他们成千上万地聚集起来,准备奔赴战场。接着,“年年说饷师”则反映了战争的频繁与持续,每年都有士兵被征召,为国家的军事行动付出自己的力量。
“魂飞直北羽,心折海东麾”这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士兵们在战场上可能面临的危险与牺牲。魂飞直北羽,暗示着士兵们可能会在北方的战场上英勇战斗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心折海东麾,则意味着他们的心灵在东面的指挥下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与挑战。
“六郡良家子,三河侠少儿”两句则赞美了士兵们的出身与品质。六郡良家子指的是来自六个郡的优秀家庭子弟,他们勇敢、忠诚;三河侠少儿则是指来自三个河流地区的少年英雄,他们不仅武艺高强,还具有侠义精神。
最后,“匆匆烦召募,祈父亦何为”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无奈与对士兵命运的深深关切。在匆忙中被召集到军队中的士兵们,他们的生活和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而作为祈父(古代官职,负责征兵、管理军需等事务),面对这样的情况又能做些什么呢?这句诗流露出了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和对和平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战争场景的描绘和对士兵命运的关怀,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性的深切关注。
风云惨悽,草树枯死。笳鸣马嘶,弦惊鹘起。
熟看境色非人间,祁连山下想如此。
手持尊酒别故人,此生再面真无因。
胡儿汉儿俱动色,路傍观者为悲辛。
归来暗洒茂陵泪,子孟少叔方用事。
白头属国冷如冰,空使穹庐叹忠义。
茫茫事往赖画存,每愁岁久缣素昏。
即今画亦落人手,古意凄凉谁复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