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眉刷翠春痕聚。难剪愁来处。断丝无力绾韶华。
也学落红流水、到天涯。那回错认章台下。
却是阳关也。待将新恨趁杨花。
不识相思一点、在谁家。
修眉刷翠春痕聚。难剪愁来处。断丝无力绾韶华。
也学落红流水、到天涯。那回错认章台下。
却是阳关也。待将新恨趁杨花。
不识相思一点、在谁家。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张炎的《虞美人》,其中融合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与现实生活中的孤独和无尽的相思之情。开篇“修眉刷翠春痕聚”一句,描绘了一位女子精心打理自己的容貌,但春天的花痕(可能是指春日里花朵凋谢后的痕迹,也有解读为美人脸上的春痕,即青春的痕迹)却难以消散,这既表达了对美好事物难以持久的感慨,也反映出词人的愁绪。接下来的“断丝无力绾韶华”则是从另一个角度,通过比喻的手法,形容时间流逝带走了青春的光彩,无法再次将其编织成美丽的花环。
“也学落红流水、到天涯”,诗人借用自然景象表达自己的情感,不仅是对过去美好的回忆,也是对未来无限长情的期许。然而,在“那回错认章台下”一句中,词人却表现出了对往昔记忆的迷茫和不确定性,这里的“错认”暗示了对过去的美好时光难以把握。
最终,“待将新恨趁杨花。不识相思一点、在谁家”,诗人表达了对于即将到来的春天,带着新的恨意去追寻那逝去的美好,而“不识相思一点”则是对深藏于心中的相思之情的无奈与迷茫。这首词通过对比现实与回忆,表达了词人对于时光易逝、美好难守以及个人情感的复杂性。
西归访名山,葱岭秀无敌。
兀如百丈台,丛树团秋色。
削壁势横撑,崖下龙门拆。
轰然束众流,万马争一枥。
颇闻最上头,幽异凌空积。
同气得尚禽,钩深复何惜。
杖藜寻古径,时见蜿蜒迹。
俯惊涂毒鼓,仰接垂云翼。
狌鼯吒足音,花草乱扶屐。
老干忘冬春,危根养孤直。
连林苦纠缠,各拥玲珑石。
有石必万窍,肉好出神力。
沉沉何王殿,怪鸟聚檐额。
玉座长寒苔,衣尘黯如客。
更披虎豹丛,忽露仙灵宅。
空明小石城,三户敞虚白。
日瘦钟乳坚,风泉漏岩隙。
寰区扰群动,繁响此中寂。
灵境自常留,人心惊乍获。
若置蒜山东,弹指炫金碧。
葆真畏疏凿,甘向遐荒匿。
谈笑谢吴人,金焦奇不得。
《游葱岭同亥白作》【清·张问陶】西归访名山,葱岭秀无敌。兀如百丈台,丛树团秋色。削壁势横撑,崖下龙门拆。轰然束众流,万马争一枥。颇闻最上头,幽异凌空积。同气得尚禽,钩深复何惜。杖藜寻古径,时见蜿蜒迹。俯惊涂毒鼓,仰接垂云翼。狌鼯吒足音,花草乱扶屐。老干忘冬春,危根养孤直。连林苦纠缠,各拥玲珑石。有石必万窍,肉好出神力。沉沉何王殿,怪鸟聚檐额。玉座长寒苔,衣尘黯如客。更披虎豹丛,忽露仙灵宅。空明小石城,三户敞虚白。日瘦钟乳坚,风泉漏岩隙。寰区扰群动,繁响此中寂。灵境自常留,人心惊乍获。若置蒜山东,弹指炫金碧。葆真畏疏凿,甘向遐荒匿。谈笑谢吴人,金焦奇不得。
https://shici.929r.com/shici/dNtmbZ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