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坐上复借韵送岢岚军通判叶朝奉》
《坐上复借韵送岢岚军通判叶朝奉》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云间踏白看缠旗,莫忘西湖把酒时。

梦里吴山连越峤,樽前羌妇杂胡儿。

夕烽过后人初醉,春雁来时雪未滋。

为问从军真乐不?书来粗遣故人知。

(0)
注释
云间:指高空中。
缠旗:飘动的旗帜。
西湖:中国著名的淡水湖,位于杭州。
吴山:指浙江杭州的吴山。
越峤:古代泛指长江以南地区,这里指越地的山。
羌妇:羌族女子。
胡儿:泛指非汉族的儿童,这里可能指西域或北方民族的孩子。
夕烽:傍晚的烽火,古代用于传递军事信息。
春雁:春天北归的大雁。
书来:收到你的信。
粗遣:大致传达,略表。
故人:老朋友。
翻译
在云端漫步观赏飘动的旗帜,别忘了在西湖边饮酒的时光。
梦境中吴山与越地山峦相连,酒杯前有羌族女子和胡儿共饮。
烽火过后人们才开始沉醉,春天大雁飞来时雪还未消融。
想问问你,军旅生活真的快乐吗?只希望你的信能让我略微知晓。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苏东坡)创作的,名为《坐上复借韵送岢岚军通判叶朝奉》。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边塞将士的敬佩之情。

首句“云间踏白看缠旗”,用意象鲜明的手法描绘了一幅边塞军营的图景。诗人站在云间,看着远处飘扬的战旗,心中充满了对边疆戍卒的思念和赞赏。

接着“莫忘西湖把酒时”是对过去与友人在美丽的西湖畔共同饮酒、畅谈军国大事的情景的追忆。这里的“西湖”不仅是一处自然风光旖旎的地方,也象征着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

第三句“梦里吴山连越峤”,则是诗人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一种超现实的描写。在梦中,吴山(即苏州一带)与越峤(今浙江绍兴一带)相连,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地理知识,也反映出他对故乡江南的深切眷恋。

“樽前羌妇杂胡儿”则是借用历史典故,通过描写边塞生活中的异族风情来表达自己对于民族融合和边疆文化的理解与尊重。这里的“樽前羌妇”指的是古代羌人女子在酒樽(酒具)前的形象,而“杂胡儿”则是指羌人的孩子与胡人(北方少数民族)的孩子们混杂在一起。

至于“夕烽过后人初醉,春雁来时雪未滋”,则是在描绘边塞生活的另一面。夕阳下的烽火台已经熄灭,战争的喧嚣暂告一段落,而士兵们在战斗之后才开始享受酒宴,感受到初次醉意。此时春天的雁鸟归来,但雪花尚未完全融化,这景象既表现了季节更迭,也隐含着战争与和平交替的主题。

最后两句“为问从军真乐不?书来粗遣故人知”,则是诗人的内心独白。他在询问自己,是否真的享受过戍边生活?然后通过书信这种方式,让远方的朋友知道自己的情况。这里流露出诗人对友情和通信的珍视,以及对于生活经历的深刻反思。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苏轼卓越的艺术才华,也透露出了他对于边塞军旅生活、故土乡愁以及个人情感世界的深切感悟。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题内弟吴大使子充墨龙

神龙潜九渊,变化恍难测。

伊谁写真形,一览壮心魄。

淋漓元气湿,惨淡风雨黑。

终当上天门,四海望涓滴。

(0)

题掀蓬图

疏蕊淡笼斜月,横梢低照寒流。

清意是谁领略,除非访戴王猷。

(0)

道逢陈玉章

山色川光作雨晴,花阴满地啭黄莺。

去年酒伴今何在,邂逅陈郎笑独行。

(0)

宜春赠别

微茫烟浪浦帆开,一曲琵琶泪满腮。

江水不如潮水好,送人东去复西来。

(0)

茅屋

茅屋南山下,细雨桃花谢。

清晨起梳头,邻家作春社。

(0)

赠金守正

六月松阴坐紫苔,得书顿使好怀开。

离愁百斛如云散,凉意一襟随雨来。

玉笥天清长在望,金洲春尽每思回。

高怀又作秋风约,不限金钱问酒杯。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刘向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