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堂四檐竹修修,朱夏正午如高秋。
八尺风漪云碧裯,一榻宽如禹九州。
屈信展转俱自由,息以两踵无与喉。
世方窘若鱼吞钩,我独超然鹰脱韝。
一物不向灵台留,非睡非觉以神游。
青城紫阁多朋俦,相逢握手笑不休。
虚堂四檐竹修修,朱夏正午如高秋。
八尺风漪云碧裯,一榻宽如禹九州。
屈信展转俱自由,息以两踵无与喉。
世方窘若鱼吞钩,我独超然鹰脱韝。
一物不向灵台留,非睡非觉以神游。
青城紫阁多朋俦,相逢握手笑不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夏日午后在静谧的居所中的一种独特心境。"虚堂四檐竹修修",通过描绘修长的竹子,营造出清幽的环境。"朱夏正午如高秋",将炎热的夏季午后比作凉爽的秋季,显示出诗人的内心宁静。接下来的"八尺风漪云碧裯,一榻宽如禹九州",运用夸张手法,形容榻的宽敞,如同古代大地上纵横交错的疆域,表现出诗人的豪迈气概。
"屈信展转俱自由,息以两踵无与喉",写出了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身心放松,自由自在。"世方窘若鱼吞钩,我独超然鹰脱韝",对比世间纷扰与个人超脱,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困扰的淡然和自我解脱的追求。"一物不向灵台留,非睡非觉以神游",进一步强调诗人的心灵超越现实,进入一种精神上的逍遥境界。
最后两句"青城紫阁多朋俦,相逢握手笑不休",则描绘了诗人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相聚的欢乐场景,他们畅谈欢笑,共享这份超然的乐趣。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夏日午后的静室为背景,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
灵质贯轩昊,遐年越商周。
自然失远裔,安得怨寡俦。
我亦小国胤,易名惭见优。
虽非放旷怀,雅奉逍遥游。
携手桂枝下,属词山之幽。
风雨一以过,林麓飒然秋。
落日倚石壁,天寒登古丘。
荒泉已无夕,败叶翳不流。
乱翠缺月隐,衰红清露愁。
览物性未逸,反为情所囚。
异才偶绝境,佳藻穷冥搜。
虚倾寂寞音,敢作杂佩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