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华之高寿鲁斋先生七十》
《华之高寿鲁斋先生七十》全文
宋 / 金履祥   形式: 四言诗

金华之高,其色苍苍。维华降神,生何及王。

维王及何,文公孙子。天子是师,斯文之纪。

翼翼王子,教行于东。思乐东州,舞雩之风。

东人之子,其来秩秩。是追是琢,是进是服。

有车班班,有来自东。子曰予耄,落此新宫。

新宫岩岩,佩玉翩翩。毋曰予耄,而将闭关。

自古在昔,圣贤有作。七十之龄,德烈方恪。

于时阿衡,一德之书。于时尚父,犹蟠之居。

于时宣尼,从心不踰。六籍是正,三千其徒。

百里何为,亦显其君。武公九十,懿戒维新。

屹屹王子,三寿作朋。视彼霸侯,曾是足论。

嵬嵬王子,我人所宗。维北有斗,维岱在东。

亹亹王子,毋遏来学。是洁是进,亦审亦度。

毋信其言,省其退私。毋晦其明,而左右咨。

明明天子,宅此四国。寤寐幽人,旌旄币帛。

北山之阳,其及王子。毋然遁思,孤我帝祉。

帝心孔翼,帝民孔棘。盍浚其源,而沛其泽。

穆穆王子,毋靳尔猷。以永斯文,邦家之休。

吉甫作颂,其诗孔陋。相彼兕觥,以介眉寿。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huázhīgāo寿shòuzhāixiānshēngshí
sòng / jīnxiáng

wěiwěiwángèláixué

shìjiéshìjìnshěn

鉴赏

这首诗赞美了鲁斋先生的高寿与学问,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诗中描绘了鲁斋先生如同金华山般高峻,其颜色苍翠,象征着他的品德和学问的深厚。诗中提到鲁斋先生是文公的后代,为天子的老师,教导着东州的学子,传承着儒家的礼乐文化。

诗中还提到了鲁斋先生的弟子们勤奋学习,追求学问,他们乘坐着华丽的车辆,从东方而来,向鲁斋先生求教。鲁斋先生在九十岁时,依然精神焕发,教导着后辈,成为众人景仰的对象。诗中引用古代圣贤如阿衡、尚父、宣尼的例子,强调了鲁斋先生的道德与学问的卓越。

诗中也提到了鲁斋先生的影响力,不仅在学术上,也在政治上,他教导的弟子中有武公这样的君主。诗中还提到鲁斋先生如同北斗星一般,指引着后辈的学习之路,他的智慧和学问如同泉水一样源源不断,滋润着国家与人民。

最后,诗人金履祥以自己的身份,表达对鲁斋先生的敬仰之情,并希望鲁斋先生能继续传授学问,让这份文化得以长久流传。整首诗充满了对鲁斋先生的赞美和敬意,展现了他对后世的巨大影响。

作者介绍

金履祥
朝代:元

猜你喜欢

即事四绝·其四

经旬却怕酒杯深,野寺虽闲病至今。

莫谓闲居厌医药,未妨随證检千金。

(0)

赠人

他年好兄弟,见我峤南时。

相对能忘病,清言可疗饥。

后生宁复有,末俗漫相疑。

尚想闲居处,疏灯守破帷。

(0)

秋日

少年固长贫,长岁复多疾。

闭门取坚坐,到此多事日。

不嫌冷如浆,所要甘似蜜。

旧书堆几案,老眼厌涂乙。

不如壁角坐,万事付以实。

况今雨泽足,已觉忧患失。

秋成日在望,所至有梨栗。

贼报虽未衰,一饱良可必。

(0)

将去福州

委曲随人久未甘,翛然午枕睡方酣。

功名到此终无分,身世从来百不堪。

为己工夫今粗晓,住山活计久相谙。

他时不用求三径,投老才须住一庵。

(0)

王传岩起乐斋

人生各有乐,所乐故不同。

吹竽与击缶,同在可乐中。

孰能识至乐,不计穷与通。

颜子在陋巷,肯忧家屡空。

朝从圣师游,暮归无近功。

忽然若有合,此乐固无穷。

当时二三子,因之开蔽蒙。

君生百世下,久已闻其风。

端居有遐想,客至聊从容。

四壁倚蓬蒿,万卷蟠心胸。

回视世所求,天道迷西东。

此乐既不远,欲往吾其从。

(0)

闻德道中

五更发荒村,小憩草市北。

披衣度积水,月落天正黑。

豆苗半委地,野父厌匍匐。

我马则已饥,泥土污羁勒。

翻思在家时,一饭亦假贷。

小儿不解事,笑语颇自得。

一官走道路,此责久未塞。

速行勿迟留,有手须击贼。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王称 陈宓 王洋 史鉴 童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