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虞美人》
《虞美人》全文
清 / 纳兰性德   形式: 词  词牌: 虞美人

曲阑深处重相见,匀泪偎人颤。凄凉别后两应同,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

半生已分孤眠过,山枕檀痕涴。忆来何事最销魂,第一折枝花样画罗裙。

(0)
注释
匀泪:拭泪。
全句指在情人的怀中颤抖着搽拭眼泪。
不胜清怨:指难以忍受的凄清幽怨。
不胜:承受不了。
清怨:凄清幽怨。
分:料想。
山枕:枕头。
两端凸起中间低凹的山形枕头。
檀痕:浅红色的泪痕。
是说沾上胭脂的泪痕。
涴:浸渍、染上。
枕头上浸渍了粉红色的泪痕。
销魂:极度的愁苦或欢乐。
折枝:中国花卉画技法,即不画全株,只画连枝折下的部分。
花样:供仿制的式样。
罗裙:丝罗织成的裙子,多泛指妇女衣裙。
翻译
当年在曲折的回廊深处,我再一次与你相逢。你抹掉泪水,颤抖着依偎在我怀里。分别之后,你我承受着相同的凄凉痛楚。每逢月圆,便因不能团圆而倍感伤心。
分别后只觉得半生孤苦,枕上早已是泪痕点点。回忆起你最让我心动的一刻,是你那堪称第一的绘有折枝图样的彩色的罗裙。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段深情而又凄美的重逢场景。"曲阑深处重相见",画面感十足,两人在曲折的栏杆深处再次相遇,情感复杂而深沉。"匀泪偎人颤",女子含泪依偎在对方怀中,身体微微颤抖,透露出离别后的伤感和对彼此的深深眷恋。

"凄凉别后两应同",表达了两人分别后的共同感受——孤独与哀愁,尤其是在明亮的月光下,这份清冷的怨情更为强烈。"最是不胜清怨月明中",进一步强调了月夜的寂寥和内心的痛苦。

"半生已分孤眠过",诗人感慨自己已经习惯了孤独的夜晚,但此刻重逢,旧日的记忆涌上心头,"山枕檀痕涴",暗示着他们曾共度的时光和情感的痕迹。最后,"忆来何事最销魂,第一折枝花样画罗裙",诗人回忆起最令他心碎的事,就是当初女子那绘有折枝花样的罗裙,这细节既勾起了往昔的美好,又加重了此刻的离愁。

整体来看,纳兰性德的这首《虞美人》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展现了主人公深深的思念和无法言说的哀愁,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
朝代:清   字:容若   号:楞伽山人   籍贯:满洲   生辰:1655-1685

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大学士明珠长子,其母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康熙十二年(1673年)因病错过殿试。
猜你喜欢

伯宇知府给事宠和子贱与仆域字韵诗格力超绝辄复次韵

中原困干戈,衣冠沦异域。

忠臣愤切骨,义士血空滴。

平生忧国心,岂以死生易。

年来返田庐,门巷无辙迹。

老骥万里心,垂耳卧空枥。

素交今几人,十载劳梦役。

宣城拥朱轓,潘子缚禅寂。

屹然障颓波,我亦心匪石。

(0)

书事呈叔问·其二

五年香火奉殊庭,愚蠢衰残得此生。

不解常山无一事,也纫兰佩解尘缨。

(0)

舟行即事二首·其二

归帆日日驾春风,夹岸花迎笑脸红。

更谢幽禽巧言语,劝人归隐翠微中。

(0)

寄谢叶翰林见招·其二

白雪词章胜远游,胸中清鉴有阳秋。

玉堂正要如椽笔,肯使经年借一州。

(0)

山中次叶翰林韵·其二

绕舍萧森碧玉椽,西丘桑苧远相连。

东山一为苍生起,付与幽人枕石眠。

(0)

壬子春暮罢职西省以宫观东归道由富阳默记旧诗俯仰二十八年矣有足感者用前韵作因简叔问并诸故人·其三

击水三千尺五天,故人拭目上凌烟。

北山还我扶犁手,准拟今年大有年。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姜宸英 珠帘秀 高崇文 丁立诚 皇甫谧 曾允元 张巡 源乾曜 于志宁 陈瑸 诸葛恪 崔液 徐锴 高力士 欧阳衮 丁宝臣 黄宽 储大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