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坡公心赏事,清溪曾说妙行舟。
谁知此地深宵渡,更胜当年浅水游。
明月有情随棹转,好风无计奈歌留。
醉中点点渔灯梦,数过溪南几画楼。
记得坡公心赏事,清溪曾说妙行舟。
谁知此地深宵渡,更胜当年浅水游。
明月有情随棹转,好风无计奈歌留。
醉中点点渔灯梦,数过溪南几画楼。
这首《濑溪夜渡》由清代诗人章甫所作,描绘了夜晚在濑溪上渡河的景象,充满了诗意与情感。
首联“记得坡公心赏事,清溪曾说妙行舟”,以苏轼(坡公)的典故开篇,借以表达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清溪上行舟的赞美。这里巧妙地将历史人物与自然景观相联系,营造出一种时空交错的意境。
颔联“谁知此地深宵渡,更胜当年浅水游”,转折中透露出诗人对当前情境的独特感悟。深夜渡河,相较于往日的浅水之游,别有一番风味,暗示了诗人对当下经历的珍视和不同寻常的感受。
颈联“明月有情随棹转,好风无计奈歌留”,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明月和好风以情感,生动描绘了月光随着船桨转动而流转,微风虽能带来歌声却无法留住的场景。这一联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也寄托了诗人对自由与美好的向往。
尾联“醉中点点渔灯梦,数过溪南几画楼”,以醉酒后的朦胧视角,捕捉到渔灯点点如梦境般的画面,以及远处画楼的倒影,既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也流露出对生活琐碎之美的细腻观察。整个画面温馨而富有诗意,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综观全诗,《濑溪夜渡》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夜晚渡河的美丽画卷,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壮丽与和谐,也蕴含了诗人对生活、对过去的深情回忆,以及对未来美好期待的情感。
蓬莱高高有神仙,云崖石磴难跻攀。
仙踪缥缈不可觅,喜兹一见画图间。
霞衣灿烂二三老,皓首庞眉颜色好。
水边引鹤看碧桃,洞口呼童扫瑶草。
尔翁心醉亦忘然,醉来棋著乐壶天。
何能载拜授玄诀,共养林泉草木年。
春秋绝笔麒麟死,长城万里连云起。
苍生肉碎骨成尘,至今痛忆秦天子。
作桥望月窥蓬莱,赤乌夜照琅琊台。
楼船采药不知处,鲍鱼臭恶腥风来。
秦家城头血犹紫,汉家还有征人鬼。
长城筑筑何时休,旧秦已逝新秦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