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六丑》
《六丑》全文
清 / 李岳瑞   形式: 词

镇看花泪眼,悄立遍、池头凝碧。

晓钟乍临,芳晖惊过隙。一逝难觅。

望帝魂归夜,旧时台榭,剩断红狼藉。

零环碎佩添萧瑟。絮影空迷,箫声旋寂。

佳人更无消息。但苔痕袜印,犹认香迹。留君今夕。

对清尊易泣。万里青芜苑,非故国。江关老去词客。

便重逢镜里,玉颜殊昔。阑干外、燕愁莺歰。

君不见、日暮东风,御柳可怜行色。

芳华怨、莫问天北。纵锦笺、遍写相思字,何由寄得。

(0)
鉴赏

这首《六丑》是清末近现代初的词人李岳瑞所作,情感深沉,意境幽远。词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花落泪眼、池水凝碧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哀婉凄美的氛围。

“镇看花泪眼”,开篇即以“花泪眼”这一形象生动的比喻,将花儿凋零的景象与人的悲情融为一体,暗示了词中主人公内心的哀伤。接着,“悄立遍、池头凝碧”,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凄凉,池水在晨光中显得格外清澈,却也映照出主人公孤独的身影和沉重的心情。

“晓钟乍临,芳晖惊过隙”,随着晨钟的敲响,花儿的芳华仿佛在瞬间流逝,这种时间的紧迫感加强了词中主题的紧迫性和悲剧色彩。“一逝难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无奈和惋惜。

“望帝魂归夜,旧时台榭,剩断红狼藉”,通过引用望帝魂归的典故,以及对昔日繁华景象的描述,对比现今的荒凉与破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的情感层次。

“零环碎佩添萧瑟”,以零散的首饰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破碎与消失,增添了一种萧瑟之感。“絮影空迷,箫声旋寂”,通过描写飘荡的柳絮和渐息的箫声,营造出一种空灵而寂寥的氛围。

“佳人更无消息”,直接点明了主人公对远方佳人的思念与牵挂,却无法得知其消息的无奈。“但苔痕袜印,犹认香迹”,通过苔痕和袜印的细节,展现了主人公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与怀念。

“留君今夕,对清尊易泣”,在今晚的相聚中,面对清酒,主人公不禁泪流满面,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万里青芜苑,非故国”,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和对异乡的无奈。

“江关老去词客”,词人在年老之时,仍漂泊在外,远离故乡,表达了对漂泊生活的感慨。“便重逢镜里,玉颜殊昔”,即使再次相遇,容颜已非往昔,表达了对时光无情的感叹。

“阑干外、燕愁莺歰”,通过描写燕子的愁绪和黄莺的哀鸣,进一步渲染了词中的哀愁氛围。“君不见、日暮东风,御柳可怜行色”,以日暮时分的东风吹拂御柳,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脆弱。

“芳华怨、莫问天北”,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怨恨,同时也暗示了对未来的迷茫。“纵锦笺、遍写相思字,何由寄得”,即便满纸相思之言,也无法传达给远方的爱人,表达了深深的遗憾和无奈。

整首词情感丰富,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词人对生命、爱情、时光流逝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哀叹和怀念。

作者介绍

李岳瑞
朝代:清

1852-1927,字孟符,渭城区正阳乡庇李村人。自幼跟刘古愚读书。清光绪八年(1882)中举,次年中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工部主事,迁工部屯田司员外郎,兼充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办铁路矿务事。“戊戌维新”期间,负责接奉传旨要务,同宋伯鲁一起组织关西学会。变法失败后,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10月被革职。遂回咸阳家巾赋闲。光绪三十一年(1905),经张济远邀请,赴上海商务印书馆任编辑。辛亥革命后,一直任清史馆编修,参与编纂《清吏稿》。晚年回归故乡,著有《春冰室野乘》三卷等。
猜你喜欢

绍兴祀先农摄事七首·其四神农位酌献用《成安》

耒耜之教,帝实开先。致养垂利,古今民天。

嘉荐报本,于以祈年。诚格和应,神娭福延。

(0)

绍兴以后祀五方帝六十首.赤帝奠玉币用《嘉安》

太微呈祥,炎德克彰。佑我基命,格于明昌。

一纯二精,有严典祀。于以奠之,以介繁祉。

(0)

祀先蚕六首·其四酌献用《美安》

盛服承祀,出自公桑。衣不羽皮,利及万方。

百味旨酒,有飶其香。神其歆止,洋洋在傍。

(0)

庆元二年恭上太皇太后皇太后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尊号二十四首·其十九

父尊母亲,天涵地育。燕我翼子,景命有仆。

得名得寿,如金如玉。子孙千亿,成其厚福。

(0)

庆元二年恭上太皇太后皇太后太上皇帝太上皇后尊号二十四首·其十六

大安耽耽,兴庆崇崇。维皇之尊,与天比隆。

非心閒燕,文命延鸿。欲报之恩,礼缛仪丰。

(0)

大观闻喜宴六首·其一

多士济济,于彼西雍。钦肃威仪,亦有斯容。

烝然来思,自西自东。天畀尔禄,惟王其崇。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