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情谁似东风薄,相见那思雪夜初。
欲把红颜借桃杏,便教枝上白纷如。
无情谁似东风薄,相见那思雪夜初。
欲把红颜借桃杏,便教枝上白纷如。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春花凋零的惋惜之情。首句“无情谁似东风薄”运用拟人手法,将东风比作无情之人,形象地表达了春风吹落花朵的残酷景象。接着,“相见那思雪夜初”一句,通过对比雪夜初见与春花盛开的不同情境,进一步强调了对春花短暂美好的珍惜和怀念。
后两句“欲把红颜借桃杏,便教枝上白纷如”,诗人想象着将春花的美丽借给桃杏,使得原本应是洁白的桃杏之花也变得如同春花般绚烂多彩。这种奇特的设想,既是对春花美好瞬间的追忆,也是对生命短暂而绚烂的感慨。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以及自然美的独特感悟。
对黄花烂漫,能几日,又重阳。
问眼底湖山,新□□□,别是风光。
三台近临吴地,映奎*、明处紫微郎。
人道当年豸角,这回收敛秋霜。
笑谈。
幕府昼偏长。
何事最为忙。
但宽取一分,一分方便,亦足流芳。
山人敢攀宗衮,为东南、民命秉心香。
更借南阳菊水,殷勤满注瑶觞。
羡高标雅量,窗八面,更玲珑。
每风日佳时,湖山清处,袍锦从容。
不把云霄自隔,向尊前、看我啸吟中。
人世流光易老,古来知己难逢。
青骢。
来往太匆匆。
呵护有纱笼。
想当道豺狼,先声到处,胆落英风。
南楼暂容横榻,算览观、有限兴无穷。
别后相思何处,心期付与飞鸿。
问家传旧物,有清节,与高风。
任野色充庭,俗尘扫迹,谈笑从容。
生涯但随分足,比孟尝、襟度只差穷。
曾是贞元朝士,本来湖海元龙。
旦评。
推分许轩翁。
万□一词同。
喜渐近稀年,从教发白,目炯双瞳。
蟾钩又还乍吐,对荷香、莫放酒尊空。
砌下芝兰竟爽,年年家庆图中。
载西山爽气,添不重,月船轻。
记前度今朝,琼花烂漫,管领歌声。
今岁?
华深处,羡衮衣、还看彩衣荣。
人世云萍相遇,岁寒松柏长青。
行行。
催觐朵云明。
晓色上觚棱。
看春去春来,依然黄阁,移近家庭。
浮云傥来轩冕,算古今、久远是功名。
尚有寒枯卉,东君也解留情。
省*丝纶,早传到、和羹消息。
无限事、但从纲领,认教端的。
回省平生游宦处,那曾些个由人力。
算知心、惟有好湖山,秋澄碧。
从此去,开寿域。
缘底事,催行色。
傍重阳时候,且排瑶席。
何待殷勤斟菊水,底须托兴青松柏。
愿年年、浓蘸绣江波,供词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