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得三分春意和,荼蘼犹可入吟哦。
人情疏密庭前竹,吾道卷舒池上荷。
结友岂无今管鲍,论诗奚必古阴何。
梅霖骤涨江天阔,还有长竿可钓么。
留得三分春意和,荼蘼犹可入吟哦。
人情疏密庭前竹,吾道卷舒池上荷。
结友岂无今管鲍,论诗奚必古阴何。
梅霖骤涨江天阔,还有长竿可钓么。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于石所作,题为《次韵宏父初夏》。从诗的内容来看,诗人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友情和文学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首句“留得三分春意和”,表现了诗人希望保存住春天那份温暖与和谐的情调。"荼蘼犹可入吟哦",则是说即便是在杂乱复杂的世界中,也还可以找到值得咏唱的美好。
以下两句“人情疏密庭前竹,吾道卷舒池上荷”,通过庭院前的竹子和池塘上的莲花,分别比喻了人与人的关系(人情)以及诗人个人的道德修养(吾道)。竹子的疏密象征着人际关系的冷暖,而莲花的开合则象征着道德的伸展与收敛。
接下来的两句“结友岂无今管鲍,论诗奚必古阴何”,表达了对友情和文学传承的重视。"管鲍"指的是管仲和鲍叔牙,他们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这里用来比喻诗人希望在当下也能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而“论诗奚必古阴何”则是在说,评价诗歌不必然要追溯到远古的阴阳先生(古代著名的学者),暗示对传统文学的尊重与批判精神。
最后两句“梅霖骤涨江天阔,还有长竿可钓么”,则是在描绘一幅生动的画面。"梅霖骤涨"形容的是春雨如同梅花般迅速而来的景象,而"江天阔"则表达了开阔的自然美景和心胸。"还有长竿可钓么",这里的“长竿”是指渔夫捕鱼时使用的长竿,诗人通过这个问题,似乎在询问自己是否还能在这样的宽广天地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空间。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绘,以及对友情、文学传承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在初夏时节所体验到的复杂情感与深远意境。
帝城幽绝处,孤台起、突兀古墙边。
叹车马此时,几人休歇,林丘我辈,随意盘桓。
恰还有,彩毫堪共赋,清酒罄交欢。
佳气郁葱,瞻来北阙,岚光重叠,送自西山。
斜阳风吹落,冰轮皎又见,涌上天坛。
各自迷离烟树,指点乡关。
正西湖雨后,荷香十里,梁园月下,竹影千竿。
何事莼鲈高兴,偏让张翰。
香吐黄昏,不是风尘味。清影弄、月痕轻缀。
袅袅扶风,联珠颗、枝条柔翠。
几多番、落尽还开,直恁秾情幽媚。
绣窗绮阁,惯是怜娃惜婢。晚妆残、湘云堆髻。
一枝偏倚,珊枕玉温香腻。
夜深沉、梦醒残鸡,暗麝尤侵鸳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