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璧清波势自然,鸾声旂色想当年。
野芹不识兴亡恨,犹自牵风漾碧涟。
半璧清波势自然,鸾声旂色想当年。
野芹不识兴亡恨,犹自牵风漾碧涟。
这首《泮水》由宋代诗人葛胜仲所作,描绘了一幅清波荡漾、鸾声旗色的生动画面,同时蕴含着深沉的历史感与自然之美的哲思。
首句“半璧清波势自然”,以“半璧”形容水面的一角,仿佛明月映照,清波自然流淌,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和谐的美态。次句“鸾声旂色想当年”,通过想象昔日鸾鸟鸣叫、旗帜飘扬的情景,将历史的辉煌与荣光融入其中,唤起人们对过往岁月的追忆和感慨。
后两句“野芹不识兴亡恨,犹自牵风漾碧涟”,则转向对自然界的观察与思考。野芹虽不知人间的兴衰更替,却依然随风摇曳,激起碧波涟漪。这一对比,既是对自然界生命力顽强的赞美,也是对人类社会变迁无常的深刻反思。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寄寓了对永恒与瞬间、秩序与无序之间关系的哲学思考,以及对生命坚韧不拔精神的颂扬。
整体而言,《泮水》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篇,更蕴含着对历史、人生、自然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洞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思想深度。
人物晨星似,谁欤硬脊梁。
高风思靖节,流派到平塘。
勇向急流退,归来三径荒。
未为先懒句,寄傲益增光。
利慾嗟澜倒,沈沦几缙绅。
颓波障流俗,砥柱赖斯人。
高节标时望,清风濯世尘。
圣朝公史笔,卓行传名臣。
先帝龙飞第一年,囊封夜半达甘泉。
朝来急召明光殿,谠论能回不夜天。
遐想神□今已远,永怀帝德浩无边。
他时信史传遗事,悟主应□数百篇。
赞书褒显下重泉,嗣圣初临建武年。
河洛图书光似日,商周盘诰远如天。
孤墓岂意留空谷,直意犹能御二边。
彷佛音尘如在目,遗风雅颂纪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