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马来西极,龙闲服上箱。
浮云金勒影,飞雪玉珂光。
骨冻长城水,蹄翻大漠霜。
美人天路远,祇觉壮心伤。
宝马来西极,龙闲服上箱。
浮云金勒影,飞雪玉珂光。
骨冻长城水,蹄翻大漠霜。
美人天路远,祇觉壮心伤。
这首诗描绘了骏马在边疆驰骋的壮丽景象,充满了豪迈与悲壮的情感。首句“宝马来西极”,以“宝马”点出主题,暗示这是一匹来自遥远西方极地的名马,为全诗奠定了雄浑的基调。接着,“龙闲服上箱”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马匹比作龙,其悠闲的姿态却身着华贵之装,形象生动地展现了马匹的高贵与不凡。
“浮云金勒影,飞雪玉珂光”两句,进一步渲染了骏马的英姿。金勒是马鞍上的装饰,此处以“浮云”形容其轻盈飘逸;玉珂则是马鞍上的装饰品,在飞雪中闪耀着光芒,既表现了环境的严寒,也衬托出马匹的尊贵与不屈。这两句通过细腻的描绘,让读者仿佛能看到骏马在雪原上疾驰的场景,感受到其矫健与威风。
“骨冻长城水,蹄翻大漠霜”则将视角转向骏马所处的环境,长城水和大漠霜分别代表了北方的自然景观,通过“骨冻”和“蹄翻”这两个动词,生动地描绘了骏马在极端环境下仍能保持勇往直前的精神状态。这种坚韧不拔的品质,正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
最后一句“美人天路远,祇觉壮心伤”表达了诗人对骏马的深情赞美与感慨。美人在这里象征着远方的家园或理想,而骏马的壮志未酬,使得诗人感到一种深深的遗憾与哀伤。整首诗通过骏马的形象,寄托了诗人对于自由、勇敢与追求的理想情怀,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深刻反思。
火旗焰焰行高天,迸泉驱汗气如烟。
我来解带虚堂前,满庭苍霭秋飒然,羡君丛竹琼阑边。
能使子奠看不足,娟娟翠袖笼寒玉。
蓊郁光浮缃帙青,檀栾色泛金尊绿。
劝君斟竹叶,为君歌竹枝。
清阴疏影何离离,棋声琴韵宜风吹。
莫言节苦夏虫避,莫道丛卑凤不至。
龙去须惊化杖时,雪深方见凌云器。
君家缥管有辉光,篇翰长悬汗竹香。
赋就仙声来嶰谷,梦回明月在潇湘。
七贤扫径堪为友,狂来潦倒非关酒。
最爱堂空客散后,山童剥笋敲茶臼。
怜君意气本清真,冰簟藤床对绿筠。
从今日日相过熟,看竹何须问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