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薄刑清见盛时,民安田里俗熙熙。
欲求上古无为治,仁孝君王自足师。
税薄刑清见盛时,民安田里俗熙熙。
欲求上古无为治,仁孝君王自足师。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理想的社会景象,通过“税薄刑清”展现了政治清明、赋税轻简、法律公正的社会风貌。百姓安居乐业,田野间一片祥和,呈现出一种淳朴和谐的民俗氛围。“欲求上古无为治”,诗人表达了对古代圣贤治理模式的向往,认为那样的治理方式无需过多干预,自然能够达到社会的和谐稳定。“仁孝君王自足师”,强调了仁爱与孝道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性,认为一个仁慈孝顺的君主就足以成为效仿的榜样。
整体而言,这首诗体现了作者对于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对仁政的推崇,通过描绘一个政治清明、民生安定的社会图景,表达了对古代圣贤治理理念的向往以及对仁爱、孝道在治国中的价值认同。
刘郎读书如学仙,朝不出户夜不眠。
时闻破窗风雨夜,正是澄心对圣贤。
苕溪王子图景象,敬亭山色青连天。
执经念子最清苦,亹亹论道心相传。
鸡鸣喈喈天欲曙,疏棂萧飒寒声度。
庭前漂麦总不知,屋上捲茅宁复顾。
人生穷达那可知,玉堂金马自有期。
青藜他日夜相访,却忆破窗风雨时。
春深琼岛轻阴碧,翠殿瑶阶甃文石。
貂蝉侍中晓传诏,殿头急宣供奉入。
玉音春暖珠琅琅,金篦屈折盘龙香。
十年珥笔向左掖,锦衣白日归故乡。
故乡归去隔江水,江上蘼芜一千里。
短楫红船载燕女,少妇深闺怨游子。
江头风急杨花飞,鹧鸪暮雨烟中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