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织频催懒,寒衣犹未成。
起床忘骨瘦,著履觉身轻。
青帝飘飘散,姮娥冉冉情。
秋怀无所处,共月结新盟。
促织频催懒,寒衣犹未成。
起床忘骨瘦,著履觉身轻。
青帝飘飘散,姮娥冉冉情。
秋怀无所处,共月结新盟。
这首清代王端淑的《病中喜新月》描绘了诗人因病而慵懒的情景。首句“促织频催懒”以促织(蟋蟀)的鸣叫唤起诗人对季节更迭的感知,暗示身体不适使他缺乏行动的动力。接着,“寒衣犹未成”表达了诗人因病体虚弱,连冬天的衣服都未能及时准备,反映出生活的艰难。
“起床忘骨瘦”一句,通过写自己连起床都忘记了自己的消瘦,形象地刻画出病痛带来的身心疲惫。穿上鞋子时,“著履觉身轻”,这看似矛盾的感受,实则可能是因为病痛使得诗人对外界事物的变化更为敏感,即使是微小的变化也能带来不同寻常的感觉。
“青帝飘飘散,姮娥冉冉情”运用了象征手法,青帝代表春天,嫦娥则象征月亮,诗人借春天的到来和新月的升起,寄寓对康复的期待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最后,“秋怀无所处,共月结新盟”表达出诗人将秋天的愁绪寄托于新月,希望能与月亮相伴,寻求心灵上的慰藉,以此结下新的希望之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病中生活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象征性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坚韧不屈的精神和对未来的积极向往。
云林山人穷到骨,手种菘菜连中唐。
栽培深丛照云水,撷掇翠甲盈倾筐。
江南仲冬寒气盛,小草无力排风霜。
侧闻今岁谷不熟,田里嗟怨吾神伤。
大车运米填旧债,一穗不在农夫仓。
农夫辛苦食无粟,艺菜正欲充糇粮。
上天胡为降杀气,造物骄蹇颓其纲。
吾君爱民如爱子,忧国感激张平章。
臣愤贪夫满郡邑,臣愿盛世跻虞唐。
君不见,豪家大户餍酒肉,暖阁无风咽丝竹。
又不见,饥人破铛夜煮蕨根粥,妻子嗷嗷向天哭。
仲冬朔吹严,雪零应寒候。
枯条竞鸣宵,顽阴互昏昼。
淤深途绝车,冰闭城失漏。穷谷噤孤?,丛泽匿群兽。
梁园秪自誇,袁门有谁扣。
宁忘啮毡塞,每思射鸿囿。
鹤语固可徵,鸥盟岂宜复。
更须挟重裘,且当饮温酎。
深宫漏永闭青春,象床玉枕绣为裀。
虹梁日出照明锦,流苏风动堕香尘。
鸳鸯帐里承恩重,睡起鬟斜绿云拥。
艳舞浓歌女伴誇,芳容娇态君王宠。
好风美景绮窗前,佳节良辰信可怜。
点腮试拭花梢粉,画眉还用麝脐烟。
宝钗压鬓犀梳映,几度调妆看不定。
双凤雕成白玉台,四龙蟠作黄金镜。
妆成只是自焚香,绛唇红靥间明珰。
敛笑藏羞向窗坐,时理银筝更炙簧。
内家花柳春风早,桃园杏圃闻黄鸟。
花鸟撩人可解禁,多欢多乐年年好。
一从少小擅风流,日来欢御凤凰楼。
侍奉君王无所愿,上祝万岁又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