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翁酿得洞庭秋,一滴能令痼疾瘳。
石甃静涵云液冷,银床光动玉华浮。
碧桃漫说来琼岛,绛雪虚传出阆州。
我欲相从换毛骨,不知还解乞人不。
仙翁酿得洞庭秋,一滴能令痼疾瘳。
石甃静涵云液冷,银床光动玉华浮。
碧桃漫说来琼岛,绛雪虚传出阆州。
我欲相从换毛骨,不知还解乞人不。
这首明代诗人岳正的《桔井》描绘了一幅仙境般的画面。首句“仙翁酿得洞庭秋”以神话传说开篇,将仙翁与洞庭湖的秋天联系起来,暗示了桔井中的灵药源自此地。"一滴能令痼疾瘳"强调了桔井水的神奇疗效,能够治愈长期疾病。
接下来,“石甃静涵云液冷,银床光动玉华浮”两句通过描绘井边的环境和井水的景象,营造出清冷而神秘的氛围。石砌的井栏仿佛静静地包容着来自云端的清凉液体,而井水在月光下泛起如玉的光泽,增添了神秘感。
“碧桃漫说来琼岛,绛雪虚传出阆州”借碧桃和绛雪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桔井的非凡来历,暗示其可能来自仙境或远方的名胜之地。诗人表达了想要追随这神奇之水,改变自己的愿望。
最后,“我欲相从换毛骨,不知还解乞人不”表达了诗人对桔井水的渴望,甚至愿意放弃原有身份,换取新生。然而,他不确定是否连乞丐也能得到这种神水,流露出一丝谦卑和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桔井的神奇功效和诗人对长生不老的向往,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岁岁为公寿,著语不能新。
自公持节北去,我亦有遐征。
坐我碧瑶洞府,被我石楠嘉荫,冰柱向人清。
待屈西风指,王事有期程。
我尝闻,由汉水,达河津。
痴牛呆女会处,应有泛槎人。
便向汉川东畔,直透银河左界,去上白云京。
袖有传婿研,我欲丐余芬。
有匪碧岩使,满腹鉴湖秋。
不居上界官府,来作散仙游。
长佩高冠人伟,组练锦袍官贵,清献旧风流。
杓柄长多少,洗尽蜀民愁。
鵕鸃冠,貂尾案,鹭鸶輈。
时来正恐不免,留滞剑南州。
帘卷西州风雨,庭伫百城歌鼓,桃李翠云绸。
谁谓蜀山远,只在殿山头。
人物正寥阔,有美万夫望。
七年填拊方面,帏幄自金汤。
千尺玉龙衔诏,六尺宝靮照路,载绩满旗常。
富贵姑勿道,难得此芬芳。
尝试看,今古梦,几千场。
人情但较目睫,谁解识方将。
霜落南山秋实,风卷北邻夜燎,世事正匆忙。
海内知公者,只愿寿而臧。
曾记武林日,岁上德星堂。
相君襟度夷雅,容我少年狂。
辇路升平风月,禁陌清时锺鼓,嗺送紫霞觞。
回首十年事,解后衮衣乡。
古今梦,元一辙,谩千场。
纷纷间较目睫,谁解识方将。
霜落南山秋实,风卷北邻夜燎,世事正匆忙。
天意那可问,只愿善人昌。
促织谁遣妆,唧唧不能休。
揽衣起观,四顾河汉淡如油。
露下南山荟尉,风抹西湖菱芰,客感浩悠悠。
尚此推不去,岁寿两公侯。
自侯归,闲日月,几春秋。
东方千骑,何事白首去为州。
会有葛公清侣,携上神仙官府,玉案侍前旒。
却袖经纶手,归伴赤松游。
古说士夫郡,犹欠殿头魁。
记曾分付公等,行矣勉之哉。
世事弈棋无定,甲子循还复尔,不免且低回。
人物价自定,万事付衔杯。
试与公,同握手,上春台。
繁红丽紫何限,转首便尘埃。
欲识化工定处,须向报秋时节,未用较先开。
休道屋犹矮,卿相个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