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宝界寺东廊有东坡画竹壁间年久剥落过半其存者笔气如生立玩移时》
《宝界寺东廊有东坡画竹壁间年久剥落过半其存者笔气如生立玩移时》全文
明 / 区大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画竹僧廊在,尘埃年代深。

捎檐随笔爽,穿石竞毫森。

古壁烟云湿,晴天风雨吟。

山灵亦爱惜,劲直到如今。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宝界寺东廊内的一幅古旧竹画,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竹子坚韧不拔的生命力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首句“画竹僧廊在,尘埃年代深”,开篇点题,以“画竹僧廊”引出画面主体,同时通过“尘埃年代深”暗示这幅画历史悠久,历经沧桑。接下来,“捎檐随笔爽,穿石竞毫森”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竹子随风摇曳的姿态,以及其坚韧挺拔的气质,仿佛竹子在与风石进行着无声的较量,展现出一种顽强的生命力。

“古壁烟云湿,晴天风雨吟”则进一步渲染了竹画所处环境的氛围,烟云缭绕的古壁仿佛赋予了竹子以生命,而无论是晴空万里还是风雨交加,竹子都能自在生长,吟唱生命的赞歌。最后,“山灵亦爱惜,劲直到如今”表达了对竹子坚韧品质的赞美,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对这种生命力的尊重与爱护,强调了竹子精神的永恒与不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幅古画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竹子独特的自然美,更蕴含了对坚韧不拔、与自然和谐共处精神的颂扬,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区大相

区大相
朝代:明

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猜你喜欢

九龙山晚归

行行出翠微,一径入斜晖。

黄叶有时落,白云何处飞。

溪长虹晕断,稻熟蟹匡肥。

欲采芙蓉晚,烟波隐钓矶。

(0)

即事

把卷卧疏雨,雨断梦亦断。

不知帘外风,吹我卷帙乱。

湿云互明灭,庭柯夕阳半。

屋角一带山,晴翠落几案。

忽听幽鸟啼,余花掩书幔。

(0)

别侄朝础

潞水东归海,潼关北护秦。

此行重陟险,相望各伤春。

雨暗山中树,云高马上人。

莫忘痴叔语,努力爱吟身。

(0)

问戴葭湖病

诗人老坎坷,鳏独兼穷饿。

入门无人声,秋风百虫和。

敝帷一片席,白发病仰卧。

鼎设药谁煮,呼邻舌欲破。

命衰所事违,亦觉太摧挫。

花径苔草荒,砚席尘土涴。

身后事难知,此际忧已大。

(0)

读元遗山送李参军诗因寄铁崖

女莫作王明君,男莫作班定远。

尊为阏氏贵封侯,一去边廷竟不返。

铁崖赵侯古侠者,平生足迹半天下。

吊古欲射钱塘潮,依人又跃燕山马。

击筑长安里,买醉章华街。

缠头十万锦,穷愁安在哉。

西风易水酒徒散,酣歌走上黄金台。

隐居深闭太行足,杨柳门前几回绿。

四时空失慈母欢,一朝难得八州督。

我昔南行七阅月,归来亲鬓有华发。

空空两手登高堂,我母见之若饥渴。

因忆逢君林屋西,君言失意今当归。

故山春色又周岁,白头望断莱子衣。

衣如鹑兮马如狗,跋涉三年竟何有。

请君三复遗山诗,扼狐岭上应回首。

(0)

梦游庐山得句醒后成之

碧峰杰出南斗旁,敷浅原边曾一望。

别来廿年忽萦梦,匡君招我采芝洞。

我时手携绿玉筇,脚底踏破云千里。

虽无泠然御风术,济胜尚能登矹硉。

庐山之高兮,高如上青天。

上有九叠青冥之巘崿,下有九支缭绕之长川。

水帘迷旧谷,瀑布寻开先。

何人身立箕尾上,手挈银河倒泻青峰巅。

天风飘荡吹不断,江月空濛照愈鲜。

千岩万嶂数名胜,回崖沓嶂适幽兴。

简寂庵空落照来,渊明醉石霞高映。

青葱佳荫竹树多,参天松柏缠女萝。

草堂尚见苔满砌,墨池犹想烟笼波。

莲白睹龟游,杏红遣虎守。

鹿祁祁以成群,鸟嘤嘤而求友。

五老云深三秀馥,瑶草琪花任人取。

庐山之高兮,高不数五岳。

盛唐天柱如儿孙,七泽五湖似杯杓。

指白马于吴阊,小朱方之城郭。

扪参拍井无寻尺,俯见卢敖升碧落。

松根有仙坐赌棋,橘中藏叟欢留博。

欲求驻景方,赠我长生药。

还精补脑炼金骨,虬鸾游戏千春乐。

吁嗟乎,人生乐事本有涯,梦魂犹靳酣烟霞。

一觉仙山比幻景,松筠猿鹤何之耶。

古来万事皆如此,蝴蝶华胥皆梦耳。

匡君匡君途已熟,从今夜夜梦应续。

数椽真欲结峰麓,中有藏书堪借读,身闲长抱白云宿。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