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喜雨歌》
《喜雨歌》全文
宋 / 吴潜   形式: 古风

南州六月天不雨,千里川原成赤土。

禾黍盈畴强半枯,桔槔遍野民劳苦。

望云仰见日在天,旱魃肆虐如焚煎。

冯夷匿渊恐波竭,夸娥走海愁山然。

天外悠然片云起,倏忽走腾八埏里。

猛风惊电白昼昏,霹雳一声蛟蜃起。

马上谁把天瓢倾,须臾陆地波涛生。

禾黍芃芃复故秀,群黎载道生欢声。

秋来尚见时丰阜,会须售粲三钱斗。

官家燮理当有人,太史还看书大有。

(0)
翻译
在南州的六月,天空不下雨,千里大地变成红色的泥土。
田里的稻谷和黍子大部分已经干枯,到处都是汲水的桔槔,百姓们辛苦劳作。
抬头看云,太阳高挂在天上,旱灾肆虐如同火烧一般。
河神冯夷怕水源枯竭,大力神夸娥担忧山岭被烧焦。
忽然间,天边飘来一片云彩,瞬间弥漫到天地之间。
猛烈的风夹带着闪电,白天变得昏暗,雷鸣中蛟龙蜃气升腾。
是谁骑马挥动天瓢,顷刻间陆地变为汪洋。
稻谷再次茂盛,百姓在路上欢呼,丰收的景象重现。
秋天依然能看到丰饶的景象,期待能卖出好价钱,每斗谷物只需三钱。
朝廷应当有人治理,太史官翻阅典籍,寻找解决旱情的方法。
注释
南州:古代地名,泛指南方地区。
赤土:因干旱而变为红色的泥土。
桔槔:古代汲取井水的工具。
旱魃:传说中的旱鬼。
冯夷:水神。
夸娥:神话中的大力神。
八埏:古代对天地四方的泛称。
蛟蜃:蛟龙和蜃气,古人认为是旱灾的象征。
天瓢:比喻降雨的云朵。
芃芃:形容草木茂盛。
丰阜:丰饶富庶。
燮理:调和阴阳,治理国家。
太史:古代负责天文历法和记事的官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南方六月酷热无雨的景象,农作物因干旱而枯萎,人民生活困苦。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表达了期待及时雨水的迫切心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如“千里川原成赤土”、“望云仰见日在天,旱魃肆虐如焚煎”等,形象地描绘出干旱的严重程度。同时,诗人也表现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如“冯夷匿渊恐波竭,夸娥走海愁山然”表达了面对汹涌澎湃的洪水时的担忧。

接着,诗中转折到雨后的景象,“天外悠然片云起,倏忽走腾八埏里。猛风惊电白昼昏,霹雳一声蛟蜃起”描述了暴风骤雨来临的壮观场面。而“马上谁把天瓢倾,须臾陆地波涛生”则是对这场雨水倾盆大pour的形象描绘。

最后,“禾黍芃芃复故秀,群黎载道生欢声。秋来尚见时丰阜,会须售粲三钱斗”表达了雨后农作物复苏,人民生活得到改善的心情。而“官家燮理当有人,太史还看书大有”则是对政府管理及天文学者观察天象的赞赏。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情感表达,不仅展示了作者深厚的农耕情怀,也反映出古人对于自然环境变化的敏锐观察和深刻认识。

作者介绍

吴潜
朝代:元

猜你喜欢

谢子发惠茶

打门谁送双圆璧,惊觉茅檐昼日眠。

便觉清风生两腋,梦魂飞到月轮边。

(0)

戏向文刚生子

平生只欠掌中珠,天与此儿聊慰渠。

郎罢新来著綵服,要令啼戏觅银鱼。

(0)

王岩老携诗见访诗未究雪下索余作诗赠之·其一

扣门有客怀珠玉,被褐长吟坐晚晖。

雪打窗扉忽惊起,还将破帽盖头归。

(0)

双田逢萧国器话别

黄叶西风何处村,茅檐立马问寒温。

江东渭北情无限,樽酒他时得细论。

(0)

刘虞卿衣弊履穿有号寒之忧赋绝句以道其意

江上丹枫半摇落,檐间青女忽横陈。

可怜范叔寒如此,谁解绨袍念故人。

(0)

和葛德裕寄纸觅兰四绝句·其四

两朵幽花费咏章,是中佳境若为藏。

何时同上瑶台顶,遍玩芝田蕙圃香。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何振岱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