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斋落日晚,援琴写我烦。
弦疏不成调,但有古意存。
一弦三叹息,自谓和者难。
自从别君来,山高水潺湲。
众好谐莫送,置之不复弹。
曲看画中人,颇与吾意关。
题诗寄远道,慰此平生欢。
幽斋落日晚,援琴写我烦。
弦疏不成调,但有古意存。
一弦三叹息,自谓和者难。
自从别君来,山高水潺湲。
众好谐莫送,置之不复弹。
曲看画中人,颇与吾意关。
题诗寄远道,慰此平生欢。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独自在幽静的书房中弹奏古琴的情景,表达了内心的烦忧与对远方友人的思念。诗中通过“援琴写我烦”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借弹琴抒发内心情感的主题。接着,“弦疏不成调,但有古意存”,既是对琴声的描述,也隐喻了诗人情感的复杂与深沉,即使琴弦间断,却依然能感受到那份古老而深邃的情感。
“一弦三叹息,自谓和者难”,诗人感叹于找到共鸣的困难,仿佛在说,即便是在这寂静的夜晚,也只有古琴能理解他的心声。随后,“自从别君来,山高水潺湲”,诗人通过自然界的景象,进一步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山高水长,象征着距离的遥远,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众好谐莫送,置之不复弹”,诗人似乎在说,尽管有许多美好的事物可以相伴,但他更愿意选择独自弹琴,以此寄托自己的情感。最后,“曲看画中人,颇与吾意关”,诗人将自己与画中人物联系起来,寻找共鸣,这种自我投射的方式,展现了他对艺术与情感的深刻理解。
“题诗寄远道,慰此平生欢”,诗人通过题诗的方式,将自己的情感传递给远方的朋友,以此来慰藉彼此的孤独与欢乐。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弹琴、自然景观以及艺术创作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