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观音画赞》
《观音画赞》全文
宋 / 林之奇   形式: 赞

稽首补陀闻思修,千手千眼普供应。

世人两手及两眼,眼见手捉各随心。

多一手眼无用处,即与骈拇枝指等。

菩萨照用一时行,应以千心为主宰。

相彼方寸湛然地,不容二念那复千。

我谓菩萨如水月,一水一月同照曜。

方员大小虽不同,举手见月等无二。

我今续此妙色相,以为正念皈依处。

于一身心起多想,而作千手千眼见。

普愿大员镜智中,知我此念无间断。

所求皆应如谷声,请无不从亦如是。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uānyīnhuàzàn
sòng / línzhī

shǒutuówénxiūqiānshǒuqiānyǎngòngyìng

shìrénliǎngshǒuliǎngyǎnyǎnjiànshǒuzhuōsuíxīn

shǒushǒuyǎnyòngchùpiánzhīzhǐděng

zhàoyòngshíxíngyìngqiānxīnwèizhǔzǎi

xiāngfāngcùnzhànránróngèrniànqiān

wèishuǐyuèshuǐyuètóngzhàoyào

fāngyuánxiǎosuītóngshǒujiànyuèděngèr

jīnmiàoxiāngwèizhèngniànguīchù

shēnxīnduōxiǎngérzuòqiānshǒuqiānyǎnjiàn

yuànyuánjìngzhìzhōngzhīniànjiānduàn

suǒqiújiēyìngshēngqǐngcóngshì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林之奇的《观音画赞》是一首赞美观音菩萨的诗。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将观音形象与佛教教义相结合,通过描绘观音的千手千眼形象,表达出对观音智慧和慈悲的崇敬。首句“稽首补陀闻思修”表达了对观音修行之地补陀山的敬意,接着通过“千手千眼普供应”强调观音无所不在,能满足众生的需求。

诗人进一步指出,虽然世人看似拥有两手两眼,但若不能一心,再多的手眼也无用,暗示了内心的纯净和专注的重要性。观音菩萨则能同时运用千心,以一颗广大无边的心来应对世间万象。诗人比喻观音如水月,虽形貌各异,实质上都是同一本源的光明。

诗人通过“我今续此妙色相,以为正念皈依处”,表明自己将观音的形象作为内心清净和信仰的寄托。最后,他祈愿自己的虔诚之心在观音的智慧镜照中不断,所求之事都能得到回应,如同山谷回音一般,表达了对观音庇佑的深深期盼。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既赞美了观音的法力,又强调了内心的修行,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佛教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作者介绍
林之奇

林之奇
朝代:宋

(1112—1176)宋福州侯官人,字少颖,号拙斋,世称三山先生。高宗绍兴二十一年进士。累官校书郎。时朝廷欲令学者参用王安石《三经义》之说,之奇言此书为邪说。后由宗正丞提举闽舶,奉祠家居。吕祖谦曾从之学。卒谥文昭。有《尚书集解》、《拙斋集》、《观澜集》等。
猜你喜欢

焦山寺鉴师临江轩

一峰如钜石,屹立江水中。

宝刹蔚崇构,势与山争雄。

若人于此住,超然尘外踪。

开轩当水面,下瞰冯夷宫。

鱼龙近几席,波涛荡襟胸。

有时天宇净,倒影清若空。

燕坐观众有,起灭殊无穷。

一念寂不动,㗳焉心境融。

焦先邈千载,遗丹射林红。

浩歌倚阑夕,明月生海东。

(0)

题桃花双鸟图

双禽尔何来,四顾怕人见。

隔窗啼一声,惊落桃花片。

(0)

题延月轩·其十

未题延月轩,先得广寒兔。

唤起沈休文,更续东阳赋。

(0)

题宋高宗画鱼

玉殿春明乐有馀,万几多暇画神鱼。

白沟池上无消息,好与君王寄尺书。

(0)

伐木

忍听慈乌返哺儿,结巢飞在最高枝。

夜来不在高枝宿,啼到西山月落时。

(0)

题昭君

妾无黄金买词客,妾无明珠赂画师。

妾有一身能报主,六宫不用妒蛾眉。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王冷斋 陈衡恪 邱清泉 陈柱 姜忠奎 吕志伊 田桐 谭泽闿 翁文灏 陈从周 余菊庵 黄绮 陈仁德 邓潜 冯振 林庚白 姚鹓雏 王季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