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说君王采药年,始知南国学神仙。
离宫香暗三山雨,野水閒留一叶船。
诗草铭分馀九石,画堂围入断寒烟。
市中尚有蛟龙窟,争恐春深不肯眠。
犹说君王采药年,始知南国学神仙。
离宫香暗三山雨,野水閒留一叶船。
诗草铭分馀九石,画堂围入断寒烟。
市中尚有蛟龙窟,争恐春深不肯眠。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神秘与浪漫色彩的仙境画卷。诗人以“犹说君王采药年”开篇,仿佛在讲述一个古老的故事,引人遐想。接着,“始知南国学神仙”,点明了地点和主题——南方的修仙之地。随后的“离宫香暗三山雨,野水閒留一叶船”,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雨雾缭绕、静谧空灵的画面,离宫的香气与三山的雨水交织,野水间漂浮着孤独的小船,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诗草铭分馀九石,画堂围入断寒烟”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意境。诗草与铭文的分量之重,暗示了其蕴含的深厚文化价值;而画堂被寒烟所包围,既展现了空间的广阔,又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立体。
最后,“市中尚有蛟龙窟,争恐春深不肯眠”两句,以市井中的蛟龙窟为喻,不仅增加了故事的趣味性,也暗示了此地的神秘与活力。即使是在春意渐浓之时,这些蛟龙似乎仍不愿沉睡,预示着这里充满了生机与不息的力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构建了一个既神秘又充满生命力的仙境世界,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古代文人对于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功名世所济,时节不可迟。
夙昔闻斯语,至今良独疑。
筋力与时背,进取将愿违。
譬如宝燕石,无用于重赀。
不恨岁月晚,畏为豪俊嗤。
见君复感叹,吾道其如台。
古之英贤人,隐显亦不齐。
出处各努力,悠悠慰我思。
昔吾临汝南,休骑思俊贤。
此邦号多士,今世犹依然。
奉诏选计偕,至者皆比肩。
子时避逃我,常独怀悁悁。
岂我非其人,长鲸隘蹄泉。
将由求之失,黄鹄去不还。
察廉未塞责,负课终弥年。
解印归卧家,百忧正缠绵。
闻子来仕门,华裾灿云烟。
手携一卷书,金碧纷蝉联。
慰我平生怀,意好何深坚。
始知向难进,非以相弃捐。
乡评让父兄,观国气无前。
翰飞果自致,大笑诸老先。
毫末为豫章,众流成深渊。
物常积于久,念子亦勉旃。
令名百世荣,文学贵本元。
爱至相期深,愧无长者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