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九日北山寺二首·其二》
《九日北山寺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白云苍藓尚知心,野径荒泉许重寻。

一马出城元近近,万松藏寺已深深。

同游似觉无先到,半醉谁知政独吟。

十度重阳如瞬息,足知往古与来今。

(0)
翻译
白云覆盖的青苔似乎懂得我的心意,荒野小径和隐秘泉水等待着再次探寻。
独自骑马出城,其实并不遥远,万株松树环绕的寺庙已深藏其中。
一同游玩仿佛觉得谁也没有先到,半醉中我独自吟唱。
十个重阳节转眼即逝,足以明白过去与现在的快速更迭。
注释
白云:形容天空中的云朵。
苍藓:青苔,生长在石头或老树皮上的绿色植物。
野径:荒郊野外的小路。
万松藏寺:众多松树围绕的寺庙。
政:通'正',意为恰好,正好。
重阳:农历九月九日,中国传统节日,有登高赏菊习俗。
瞬息:形容时间极短,瞬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古寺的幽静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中所蕴含的情感和哲理。开篇“白云苍藓尚知心”表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的感应与理解,白云、苍藓都是大自然的象征,通过它们来暗示诗人的内心世界。“野径荒泉许重寻”则是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追求。

接着,“一马出城元近近,万松藏寺已深深”描绘了诗人独自骑马离城,来到了一处被众多松树所围绕、隐秘而深远的古寺。这里的“深深”不仅形容了空间之远,也表达了心灵之幽静。

中间四句“同游似觉无先到,半醉谁知政独吟。十度重阳如瞬息,足知往古与来今。”则是诗人在山寺中与友人的共游体验,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他们仿佛没有达到任何特定的目的,只是在自然中尽情享受;半醉之时,诗人独自吟唱,似乎只为自己而歌。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和艺术的自由态度。

最后,“十度重阳如瞬息,足知往古与来今。”则是对时间流逝速度的感慨,以及通过自然之变化来领悟历史变迁和永恒不变哲理的体验。诗人似乎在告诫自己,也是在告诫读者,要深刻理解时间的价值以及过去、现在与未来的连续性。

总体而言,这首诗以清新淡雅的笔触,表现了诗人对于大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生命哲理的深刻领悟。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寿阮母

天竺岧峣挡太虚,仙灵窟宅接华胥。

千年桃实垂垂熟,此日萱花宛宛舒。

燕市浊醪击筑后,西湖明月倚门馀。

悬知槐里行归觐,舞有斑衣馔有鱼。

(0)

寿张瀛海尊公

夔龙班里忝追陪,扶侍荣看拥传回。

凤诏旧颁云五色,芝函新简日常开。

遥瞻赐杖分藜照,旋舞斑衣借锦裁。

纶阁即今推世美,少微含曜映中台。

(0)

送邓存宇宪副赍捧

秋风万里下牂牁,蓟苑逢君驷马过。

手捧一疏鸣佩入,朝回双阙赐金多。

轻裘岭表霜尝肃,铜柱天南海不波。

十载师门频怅望,尊前数问近如何。

(0)

谢大行节母何太孺人·其二

星使衔恩日,孀闱表节年。

椒聊家庆远,棹楔主恩偏。

巷有乌衣旧,门题紫诏鲜。

荻丸遗训在,回念尚依然。

(0)

与李伯襄宫允同发汝南余晚至真阳迟伯襄不至邮吏云中途止宿民舍诗以讯之·其一

相迟久不至,相望意空频。

星驾朝同发,寒灯夜独亲。

差池怜羽翼,去住任风尘。

今夕翛翛意,松筠自作邻。

(0)

孝兼兄水亭夜酌四首用马时良扇头韵·其二

庭芳交晚色,池草媚春容。

烟羃应迷竹,涛来欲听松。

溪云深此夕,水榭飒如冬。

杯酒宁嫌数,乘閒即过从。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曾子 颜回 北宋·张载 阮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