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檄云归便放舟,大兄真为掩吾羞。
贾生应悔无长策,崔氏从前下冗流。
恬退特书真宰奏,告身超格后人收。
是非不必论今昔,深锁松筠禾黍秋。
投檄云归便放舟,大兄真为掩吾羞。
贾生应悔无长策,崔氏从前下冗流。
恬退特书真宰奏,告身超格后人收。
是非不必论今昔,深锁松筠禾黍秋。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夏良胜所作的《惜别家兄十二咏》系列中的第十二首。诗中表达了对兄长的深厚情感和对其离去的不舍之情。
首句“投檄云归便放舟”,描绘了兄长离开时的情景,仿佛云归之后,诗人即刻乘舟远行,暗含着对兄长离去的依依不舍。接着,“大兄真为掩吾羞”一句,表达了兄长的离去让诗人感到羞愧,可能是因为兄长的离去让诗人觉得自己无法承担起某些责任或义务。
“贾生应悔无长策,崔氏从前下冗流”两句,运用典故,以贾谊和崔氏的故事来比喻自己和兄长之间的关系,暗示了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自己可能缺乏有效的解决办法,同时也表达了对兄长过去行为的理解与认同。
“恬退特书真宰奏,告身超格后人收”则进一步阐述了对兄长品格的赞赏,认为兄长的淡泊名利、退避世事的行为是值得赞扬的,并且这种行为会被后人铭记和学习。
最后,“是非不必论今昔,深锁松筠禾黍秋”表达了诗人对兄长离去后的感慨,认为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是非得失都不必过于计较,重要的是内心的感受和对美好事物的怀念,比如秋天里松树、竹子和庄稼的景象,象征着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延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兄长深厚的情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温酣逐延东,忽作西南枉。
回崖逼之会,削立插深泱。
太古无寸土,万仞矗银榜。
但容风云度,未许草木长。
通道者谁子,初意亦卤莽。
降传踵压肩,登说磴拄颡。
夙闻兹斗绝,未至积惝恍。
俯关难自由,放胆拌一往。
渡江茫何来,共指白璧朗。
暮投北关宿,陟岭稍平敞。
夜潮舂客魂,梦醒犹惘惘。
书生一食恒三日,忍饥诵经门不出。
仙家撒米狡狯多,饭甑空看梦中溢。
一麾作宰居海滨,职有漕事当躬亲。
手收八万七千石,但丐糠覈能肥人。
连廒四开临水曲,负戴遥来趁初旭。
南箕扇簸北斗量,原是天公具餐玉。
岂惟献纳人争先,乌雀未敢窥檐前。
仓储近烦白虎卫,水餫远叱黄龙牵。
颇闻荷花塘欲涸,碧波粼粼石凿凿。
屯丁辛苦里正嗟,津贴钱刀苦来索。
汝辈何如为杞忧,连云畚插通邗沟。
高低正依均海法,升斗不贷监河侯。
般橹万里趋芳甸,黍谷桃渠眼中见。
滹沱可洞涞可陂,只在司农斥坟衍。
拓地平移委粟山,治田尽表宜禾县。
丰岁香粳满近畿,云帆永罢东吴转。
《漕运行》【清·李黼平】书生一食恒三日,忍饥诵经门不出。仙家撒米狡狯多,饭甑空看梦中溢。一麾作宰居海滨,职有漕事当躬亲。手收八万七千石,但丐糠覈能肥人。连廒四开临水曲,负戴遥来趁初旭。南箕扇簸北斗量,原是天公具餐玉。岂惟献纳人争先,乌雀未敢窥檐前。仓储近烦白虎卫,水餫远叱黄龙牵。颇闻荷花塘欲涸,碧波粼粼石凿凿。屯丁辛苦里正嗟,津贴钱刀苦来索。汝辈何如为杞忧,连云畚插通邗沟。高低正依均海法,升斗不贷监河侯。般橹万里趋芳甸,黍谷桃渠眼中见。滹沱可洞涞可陂,只在司农斥坟衍。拓地平移委粟山,治田尽表宜禾县。丰岁香粳满近畿,云帆永罢东吴转。
https://shici.929r.com/shici/nZuFQ6W.html
炎徼烧春火云起,长虹下饮赤岸水。
伟哉十丈珊瑚华,蒸天烈地森杈丫。
蛮烟蜑雨黦不得,巍然正色敷滂葩。
晔兮红靺鞨,挂在峚阳枝。
屋乌偶相映,彩伞纷离离。
昆冈烧后红玉热,赪龙战罢金鳞飞。
托身不越句漏土,要向赤日输精微。
我来树下三叹息,亲睹东君好颜色。
祝融之宅南离宫,永教壮此文明国。
《尚书》未百篇,《春秋》疑断烂。
列史志艺文,分卷本亿万。
传之千百年,存世不及半。
近代多书楼,难聚易分散。
或者古名山,与俗隔厓岸。
岧峣灵隐峰,琳宫敞楼观。
共为藏书来,藏室特修建。
学人苦著书,难杀竹青汗。
若非见著录,何必弄柔翰。
舟车易遗亡,水火为患难。
子孙重田园,弃此等涂炭。
朋友诺黄金,文字任失窜。
或以经覆瓿,或以诗投溷。
当年无副本,佚后每长叹。
岂如香山寺,全集不散乱。
名家勒巨帙,精神本注贯。
逸民老田间,不见亦无闷。
虽不待藏传,得藏亦所愿。
我今立藏法,似定禅家案。
诸友以书来,收藏持一券。
他年七十厨,卷轴积无算。
或有访书人,伏阁细披看。
古人好事心,试共后人论。
既泛西湖舟,旋饱蔬笋饭。
出寺夕阳残,鹫岭风泉涣。
《四月十日同顾星桥吏部陈古华太守石状元三院长暨朱椒堂兵部蒋秋吟太史诗华秋槎何梦华王柳村项秋子张秋水鉴诸君子集灵隐置书藏纪事》【清·阮元】《尚书》未百篇,《春秋》疑断烂。列史志艺文,分卷本亿万。传之千百年,存世不及半。近代多书楼,难聚易分散。或者古名山,与俗隔厓岸。岧峣灵隐峰,琳宫敞楼观。共为藏书来,藏室特修建。学人苦著书,难杀竹青汗。若非见著录,何必弄柔翰。舟车易遗亡,水火为患难。子孙重田园,弃此等涂炭。朋友诺黄金,文字任失窜。或以经覆瓿,或以诗投溷。当年无副本,佚后每长叹。岂如香山寺,全集不散乱。名家勒巨帙,精神本注贯。逸民老田间,不见亦无闷。虽不待藏传,得藏亦所愿。我今立藏法,似定禅家案。诸友以书来,收藏持一券。他年七十厨,卷轴积无算。或有访书人,伏阁细披看。古人好事心,试共后人论。既泛西湖舟,旋饱蔬笋饭。出寺夕阳残,鹫岭风泉涣。
https://shici.929r.com/shici/Ww1cgf6QfP.html
朝廷不用刘宗周,金瓯失守铜驼愁。
南都不用史可法,黄左交猜马阮狎。
相臣姻娅镇京口,神策军来弃繻走。
仓皇茧足江郎山,一死已盖平生丑。
贵筑安能遽死忠,为有监军孙武公。
各留宝墨本合传,再迁朽骨还同封。
君不见皖城起事金忠毅,当时并命江天一。
石斋殉国三人从,就中记得毛玉洁。
吾生独惜钱谦益,愧负陶庵为上客。
吁嗟国事不可为,死乃庸行毋足奇。
盛朝亦表范公节,谁佐之者留山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