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太师中书令魏国公册赠尚书令追封真定王赵挽歌·其十》
《太师中书令魏国公册赠尚书令追封真定王赵挽歌·其十》全文
宋 / 王禹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元老令终归葬日,有司重奏辍朝时。

骈罗卤簿三公礼,告赴同盟五月期。

何处更求廊庙器,是谁重作帝王师。

商山副使偏垂泪,未报当年国士知。

(0)
翻译
元老在世时,去世之日朝廷举行隆重葬礼,官员们奏请暂停朝会以示哀悼。
排列着卤簿,按照三公的礼仪,告知众人他将离开,约定五个月后举行同盟纪念活动。
哪里还能寻觅到像他这样的栋梁之材,又有谁能再次成为帝王的导师。
商山副使独自落泪,因为他还未报答当年国家对他智士的赏识和知遇之恩。
注释
元老:指德高望重的老臣。
辍朝:暂停朝会。
卤簿:古代官员出行时的仪仗队。
同盟:此处可能指祭祀或纪念活动。
廊庙器:比喻朝廷的重要人才。
帝王师:帝王的老师或顾问。
商山副使:具体人物,可能有特定历史背景。
国士:国中杰出的人才,此处指被看重的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禹偁创作的,名为《太师中书令魏国公册赠尚书令追封真定王赵挽歌(其十)》。诗中的语言质朴而富有韵味,每一句都透露出深厚的情感和对历史事件的回顾。

首句“元老令终归葬日,有司重奏辍朝时。”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元老"指的是年迈之人,而"令终归葬日"则是说到了该安息的时候。"有司"通常指官府或管理部门,而"重奏辍朝时"则是在强调某个重要事件的发生。

接着,“骈罗卤簿三公礼,告赴同盟五月期。”这里诗人通过描述祭祀活动的庄严和隆重,表现了对历史人物或重大事件的尊崇。"骈罗卤簿"形容仪式的复杂和正式,而"三公礼"则是指古代对三公(太尉、司徒、司空)的祭祀礼节。"告赴同盟五月期"可能是在提醒某个重要的约定或承诺。

第三句“何处更求廊庙器,是谁重作帝王师。”诗人在这里询问是否还需要寻找什么遗物或者是谁又在模仿古代帝王的作为。"廊庙器"可能指的是古代宫殿中的器物,而"帝王师"则是对统治者的尊称。

最后,“商山副使偏垂泪,未报当年国士知。”诗人通过商山副使这个角色表达了自己的哀愁和不满。"偏垂泪"形容其悲伤的样子,而"未报当年国士知"则是在说一些事情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或者认可。

整首诗充满了怀旧与思索的情绪,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和对逝者哀悼的表达,展现出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王禹偁

王禹偁
朝代:宋   字:元之   籍贯: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生辰:954—1001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史学家。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至黄州,故世称王黄州,后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
猜你喜欢

次韵斯远见赠

剥啄君家去,同为两县来。

赵施元保社,徐郑亦尊罍。

便做壮心已,须饶老眼开。

交游容易别,十日重徘徊。

(0)

次韵昌甫·其七

秋风过秋雨,眇眇正愁予。

望断嗟何寄,吟成懒自书。

齿摇诚有数,鬓秃恐无馀。

几载章泉水,山深只晏如。

(0)

春伯邸楼次韵十哥所题

楼阴入清湖,南风渡歌鼓。

旅梦不自持,悠扬定何许。

醒来疏雨过,两目隘泥土。

虑澹地亦偏,桐花映窗户。

(0)

春日杂兴·其七

士以科举计,本避农与商。

谋利则皆然,役役真可伤。

周之士也贵,里选而论乡。

上人能用之,身尊道弥昌。

(0)

送曾甥八三哥

文家渺江海,事物隘天地。

不患寡所识,要在索其至。

圣贤力已到,螟蜾世名利。

堂堂一唯翁,守约妙洙泗。

眷言汝少年,趣向已知意。

相从匝寒暑,愧我有事累。

归舟江风急,惜别重增喟。

约己能自修,它年幸相记。

(0)

知府提举访求前守凌公遗迹忽于庭庑雨压复壁中得公所题诗赋六绝句·其三

不因风雨壁宁隳,雅志安和寓此诗。

前此后今宁浪出,岂非显晦亦关时。

(0)
诗词分类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诗人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