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染丝上春机》
《染丝上春机》全文
宋 / 许玠   形式: 古风

锦江之水来蜀西,女红染丝上春机。

可怜欲织未织时,思君意绪如乱丝。

乱丝尚可理,妾愁渺无际。

寒窗轧轧千万梭,断魂随梭暗来去。

荡子醉花月,妾辜鸾镜妆。

寒蛩只解趣机杼,争奈情如刀剑伤。

织成回纹诗,寄与白玉郎。

愿郎勿弃置,上有双鸳鸯。

?著双鸳鸯,忍教孤妾守空房。

(0)
注释
锦江:古代四川的一条著名河流。
蜀西:蜀地西部,指四川地区。
女红:古代女子的纺织技艺。
春机:春天的织机,比喻女子的巧手和对爱情的期盼。
乱丝:比喻纷乱的情绪。
寒窗:寒冷的窗户,代指闺房。
荡子:指不守家的男子。
鸾镜:古代妇女照镜子的铜镜,象征美好的自我形象。
寒蛩:秋天的蟋蟀,象征凄凉的环境。
双鸳鸯:象征夫妻恩爱,也暗示分离的孤独。
孤妾:独守空闺的女子自称。
空房:指女子独处的房间。
翻译
锦江之水从蜀地西部而来,女子们在春天的织机上染丝纺织。
可惜的是,当她们想纺织时,心中思念的情感如同乱麻一般纷扰。
尽管乱麻还能梳理,但我的愁苦却无边无际。
寒冷的窗户下,千万根梭子咔嚓作响,我的魂魄随着梭子默默穿梭。
浪子沉醉于花前月下,我却辜负了镜子前的妆容。
寒夜里,只有蟋蟀懂得纺织的节奏,无奈情感如刀剑般刺痛。
织成了回文诗,要寄给心爱的白玉郎。
希望郎君不要丢弃,上面绣有双鸳鸯图案。
绣着双鸳鸯,怎忍让我孤独守在这空荡的闺房。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春日织布时的寂寞心情。她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如锦江之水、女红染丝,展现了她内心的愁绪和思念。"可怜欲织未织时,思君意绪如乱丝"这两句特别传达了她的哀思,她的心情就像那未织成的布一样混乱无序。

诗中还通过对织布动作的细腻描写,如"寒窗轧轧千万梭,断魂随梭暗来去",表现了她内心的孤独和哀愁。同时,"荡子醉花月,妾辜鸾镜妆"则透露出她在寂寞中寻找慰藉的情景。

最后,诗人通过"织成回纹诗,寄与白玉郎。愿郎勿弃置,上有双鸳鸯"表达了她希望所思之人能收到她的心意和礼物,而不至于被忽略。在"著双鸳鸯,忍教孤妾守空房"中,她哀求对方不要让她独自一人在空房中等待。

这首诗通过对织布这一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深刻地表达了女子的情感世界和内心的孤寂。

作者介绍

许玠
朝代:宋

许玠,字介之,原籍河南襄邑(今河南睢县),宋室南渡时徙居湖南常宁,遂落籍。南宋理宗宝庆年间(1228~1230)进士。
猜你喜欢

送张汝道

曾为县令气难驯,一卧丰城几树春。

今日幸逢张仆射,肯将宝剑赠他人。

(0)

送吴刑曹出淮阳·其二

白云飞皂盖,正值帝乡秋。

剑佩离郎署,骖騑驻陌头。

谁将吏作隐,自藉宦为游。

弭节兰皋上,还经芳杜洲。

(0)

千金装桂楫

千金装桂楫,来往五湖滨。

寄谢长安客,空劳车马尘。

(0)

送王龙阜给事北上

给舍郎官应紫微,况逢年少有光辉。

春城晓日频回马,秋浦寒花欲照衣。

兰棹去从仙里别,宝刀翻指帝城归。

即登青琐时簪笔,莫遣清朝谏疏稀。

(0)

送胡二川为长山令

莫厌郎官薄,专城气本奢。

符分玄圃竹,绶结上林花。

啜水行时政,鸣琴坐晓衙。

他年循吏传,谁数五侯家。

(0)

送岑山人出塞

黄云马首横,仗剑赴边城。

虽歌出塞曲,讵谓从军行。

炎夏征途壮,河山旅望惊。

从来班定远,曾是一书生。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