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承公》
《赠承公》全文
明 / 祝允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墙外西林是宝坊,林间高卧有支郎。

定回斜日云穿衲,吟断寒更月满床。

妙梵远通潮隐隐,清阴分与柏苍苍。

何时为取无生话,共了趺蒲一夜长。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èngchénggōng
míng / zhùyǔnmíng

qiángwài西línshìbǎofānglínjiāngāoyǒuzhīláng

dìnghuíxiéyún穿chuānyínduànhángèngyuèmǎnchuáng

miàofànyuǎntōngcháoyǐnyǐnqīngyīnfēnbǎicāngcāng

shíwèishēnghuàgònglecháng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祝允明赠给名叫承公的僧人的作品,通过对西林宝坊的描绘和对僧人生活的刻画,展现了禅宗修行的意境。首句“墙外西林是宝坊”,以墙外的宁静佛寺起笔,暗示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次句“林间高卧有支郎”,“支郎”是对僧人的敬称,描绘了承公在林中静卧修行的形象。

“定回斜日云穿衲”写僧人在夕阳下打坐,云彩穿透他的僧袍,画面宁静而深沉。接下来的“吟断寒更月满床”则通过夜晚的寂静和月光洒满床榻,表现了僧人深夜诵经的专注和禅定。

“妙梵远通潮隐隐”运用比喻,将僧人的梵唱比作潮水般深远,又隐约可闻,体现了佛法的广大和深远。最后一句“清阴分与柏苍苍”,借青翠的柏树表达出佛法的永恒和清净,以及诗人期待与承公共修无生之法的愿望。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既赞美了僧人的禅修生活,也表达了诗人对佛学智慧的向往和对精神解脱的追求。

作者介绍
祝允明

祝允明
朝代:明   号:枝山   籍贯:长洲(今江苏苏州)   生辰:1460—1527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猜你喜欢

集句联

夜渚月明,所思不远;柳阴路曲,妙造自然。

(0)

集句联

与古为新,载瞻星气;其曰可读,如写阳春。

(0)

甘露寺正殿联

露降何年,萝径石门开法界;

寺临无地,海云江月拥祥轮。

(0)

《萍乡县署乔荫堂》

如跂翼,如矢棘,如鸟革,如翚飞,如竹苞,如松茂;

俾单厚,俾多益,俾戬谷,俾耆艾,俾寿富,俾炽昌。

(0)

三防主簿署联

与百姓有缘,才来此地;期寸心无愧,不鄙斯民。

(0)

集字联

直谅喜来三径友;纵横富有百城书。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