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沙窝路,晴云向暮开。
褰裳九过水,驻马一观梅。
岁晚松篁茂,山寒虎豹哀。
不因王事迫,谁肯此间来。
十里沙窝路,晴云向暮开。
褰裳九过水,驻马一观梅。
岁晚松篁茂,山寒虎豹哀。
不因王事迫,谁肯此间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中的冬日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哲理。开篇“十里沙窝路,晴云向暮开”两句,以宏大的画面展现眼前的景色,长途跋涉中,天空在黄昏时分缓缓开阔,给人以希望和明朗之感。
接下来的“褰裳九过水,驻马一观梅”则是诗人亲身经历的写照。褰裳,即提起衣襟,这里形象地表达了穿越河流的次数之多,而“驻马一观梅”则显示了诗人对梅花之美的独特情感,不仅停留欣赏,而且是专门为了欣赏这冬日里的孤傲之花。
“岁晚松篁茂,山寒虎豹哀”两句,通过岁末时节的松树繁盛和山中猛兽的哀鸣声,传达了自然界在严寒季节中的生命力与哀伤感。岁晚意味着时间的流逝,而松篁茂则是生机勃勃的象征;山寒虎豹哀,则是野兽在严冬中求生的哀鸣,透露出一丝凄凉。
最后,“不因王事迫,谁肯此间来”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超脱态度。若非王命所迫,何人愿意到这偏远之地?这里的“王事”代表着官场和政治,而诗人却选择了背离那些权力斗争,隐逸山林,以追求心灵的自由。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和超脱世俗的心境。
一经韦氏学,五桂窦仪家。
每耻乡评过,深惩履道华。
人方贵全璧,事已堕空花。
褒衮来黄阁,千年置齿牙。
衰老登临得并家,绝胜十载向天涯。
直须与世为陶令,谨勿令人识孟嘉。
蓝水悲吟空雅健,牛山醉墨谩攲斜。
谁知竹叶虽无分,一笑何妨菊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