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沈沧海间,一游京国也应闲。
人人尽到求名处,独向青龙寺看山。
二十年沈沧海间,一游京国也应闲。
人人尽到求名处,独向青龙寺看山。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二十年来在世间的沉浮与历练,终于有机会游览京城,但他并未随波逐流去那些热闹求名之地,而是独自前往青龙寺静观山色。诗中透露出一种超脱红尘、寻找心灵宁静的意境。
“二十年沈沧海间,一游京国也应闲。”两句反映了诗人对世事的淡然态度,沉沦于红尘二十载,但内心依旧保持着一份从容与悠闲。他对京城的一游,也是出于一种“应闲”的情感,而非迫不得已。
“人人尽到求名处,独向青龙寺看山。”这两句则揭示了诗人与众不同的选择。世人皆聚集在能让自己扬名的场所,而诗人却独自前往青龙寺,只为欣赏那里的山色。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个性,更映射出他对精神寄托的追求。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比手法,勾勒出了诗人超然物外、寂寥寻常的心境。
时秋救边急,喧呼闻点兵。
荒城接沙漠,群马尽嘶鸣。
荷戟者谁子,赢粮将远征。
借问何所之,天骄窥汉城。
西奔丁零塞,北走单于庭。
穷冬冰雪交,殊方不可行。
骨肉两决绝,悲极哭无声。
怯卒当劲虏,投鱼饫长鲸。
已分沙场死,暴骨无完形。
驱车舍之去,不忍听此声。
圣人御宇内,早使太阶平。